首页

席强: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7-05-23 10:39   发表评论>>

席强简介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著名管弦乐演奏家、音乐理论家,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曾多次率团出访海内外国家及地区,策划制作多台大型民族器乐音乐会,并出版《青少年学二胡》、《中国民乐》、《民族音乐论文集》等专著。

“民族音乐一定要发扬它的特质与核心——旋律优美、意境深远、寓意深刻、百听不厌,把这些做到了,民族音乐就算成功了。没有任何思想感情的堆积,一味阳春白雪,不符合音乐传承发展规律,这样的音乐,总会被历史社会所淘汰。”

万帆竞发的海洋风光、激昂悠扬的管弦音乐、灵动飘逸的民族服饰……现代与古典在这里交汇,时间与空间在这里穿梭。5月1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迎接各国贵宾的文艺晚会上,随着一艘大船载着手持民族乐器的艺术家缓缓划到舞台中央,一曲壮丽雄浑的乐曲在现场响起,这是中央民族乐团在演绎关于海上丝路的《碧海雅韵》,向国内外观众表达着“一带一路”的美好祝愿与和谐约定。

在光与影中,观众们如痴如醉的神情,以及爆发出的热情掌声,让乐团“掌舵者”席强暗暗松下一口气,他更加坚信,民族音乐日益受到观众喜爱的同时,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做一名民族音乐的传播者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席强对时刻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具有相当的文化自觉性与主动性。为契合国家“一带一路”重大题材,他正在带领中央民族乐团筹划创作新剧目《玄奘西行》,延续“国乐”系列历程,更在世界范围内首创民族器乐剧。

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塑造了一个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而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则是从玄奘取经路上看到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民族乐器文化去解读表现他的取经之路。该剧在音乐创作和表现手法上构思巧妙,通过丝绸之路上的民族音乐和民族器乐,向观众们展示一幅幅生动而真实的民族音乐画面。

这次乐团剧目表演特别邀请到六位印度音乐家参加,具有印度南亚地区民族风格的西塔尔琴、塔木拉鼓、萨罗德乐器,以及来自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的民间乐器也将与汉族传统乐器汇聚成一个多元化、多民族的音乐盛会表演,在席强看来,这是当代中国音乐家们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旅程。

为了更好创作这一剧目,在席强的支持下,驻团作曲家姜莹多次赴新疆、甘肃、陕西采风,在塔吉克居住的雪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在伊犁哈萨克草原毡房、在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都留下了她的足迹。这使姜莹在创作中把握住了玄奘不只是为探求佛法,而是寻求人生的最高境界,超越生死、用心灵的窗户去感召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善念之法。

乐团的品质、作者的探索,都让席强对《玄奘西行》充满了期待与信心。“这部剧目用鲜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观众塑造了一个超越现实生活的感人故事,用民族乐器去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鼓舞人民,去协调连接交流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印度沿线国家自古以来积淀的丰厚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去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融合感,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文化的纽带中起到思想和情感的联系作用。”

按照计划,《玄奘西行》7月在北京首演后,还将在全国各地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巡演,席强相信这部剧目一定会成为“弘扬传统精神、传播优秀文化”“用民族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精品力作,“这不仅是一次音乐表演,更是当代艺术家向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巡礼和敬仰。”

对于这部剧目,席强还有着更深的独特思考。两三百年前,西方人在意大利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创作了歌剧,而今,中国人在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创作了民族器乐剧,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文化创新与文化自觉的表达。“我相信,民族器乐剧用乐曲完整系统地表达历史故事,呈现丝绸之路的伟大历史,是史无前例的。”

将职业当做事业来做

“山河破碎,儿的心肝碎;人民受难,儿的怒火燃!革命的道路再艰险,前仆后继走向前……”瘦小的身材,稚嫩的扮相,却在台上一板一眼、稳扎稳打地演绎着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段,谁能想到,作为演奏家的席强,与音乐初次结缘,是从小时候登台演唱现代京剧开始的。也是在那时,剧中人物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深深地在席强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种子。这,离不开他喜爱京剧的母亲的影响,他演唱京剧,都是母亲一字一句地教会的。

在京剧熏染下,席强逐渐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上中学后便开始利用课余闲暇,跟随甘肃著名胡琴演奏家张大成先生学习板胡演奏。回想起那段学艺经历,席强可谓五味杂陈。特别是在高中毕业后,他被安排到离兰州市近100公里的村镇插队,那时的交通工具还不发达,“每次去学琴都要凌晨2点起床,先走10里路,再扒一段拉煤的小火车,然后换乘客运火车抵达兰州。”就这样,他坚持了整整两年,一直到1979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席强以优异成绩考上甘肃省艺术学校板胡演奏专业,正式成为张大成的学生。

那段艰难生活的磨砺,使席强格外珍惜得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的音乐技能与知识素养,也经历着量的积累乃至质的升华。在他看来,这与他视如父亲的张大成老师的教导与关爱分不开。而每当谈起这位恩师,作为西北汉子的席强,眼神总会多出一抹柔情。

“跟张老师学艺,是最快乐的日子。特别感动于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他教学生从来都是免费的,只为让更多人继承与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这深深影响了席强。他每次回兰州,不管时间多紧,都会先看望自己的恩师,“那段经历是我音乐梦想走向现实的开始,也是我艺术人生腾飞的基石。”

经过三年扎实学习,席强从留校任教再来到人才济济的北京,在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著名音乐家、《喜洋洋》作者刘明源先生。刘先生平易近人,爱护学生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大学四年间,席强得到了刘先生“真传”,板胡、高胡、二胡……席强掌握了中国弓弦乐器演奏的真谛,也学习到了大师难能可贵的人品与艺术。

第一次见识民族音乐的震撼,那是在1986年春天首届中国艺术节上。席强作为学生,参加了千人大乐演奏,在指挥家彭修文、阎惠昌、朴东升的指挥下,先后演奏了《将军令》、《长城随想》、《金蛇狂舞》,当时震撼人心的场面,至今回想起来,席强都忍不住地激动与亢奋。这场千人大乐,让他真正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与无限魅力,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承、发扬中国民族音乐的决心与理想。

这促使席强更加努力学习,充实自我。在就读中国音乐学院期间,席强不仅拓宽了对民族音乐的认识,扎实了演奏民族音乐的专业技能,还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这些对他演奏及从事管理岗位,都有着深远影响。“如果没有理论上的积累、学习与磨炼,就不会促使我在音乐理论研究特别是民族音乐传承、创新上产生新的思考与新的见解,更不会有随之而来的在管理岗位上的改革成就。”

这些年来,即便工作再忙碌,席强都从未停止过对民族音乐的理论研究。他始终认为,民族音乐的创作与实践,只有在理论指导下,才能更上一层楼,才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民族管弦乐的传承、乐器的历史演变、乐队的建设、院团的发展……都是他关注的内容。

特别是中国民族音乐历史,席强更是如数家珍。“民族音乐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民族器乐的音乐历史远远超过5000年,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出土的骨笛,有着8900年历史,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笛,也已有7000年的历史,这些都是有文物遗存,有科学考证的,更不用说众所周知的战国编钟。这些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当谈起这些,低调内敛的席强总会带着自豪之情。

对于民族音乐,不管是从演奏、理论还是管理,席强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即使工作后,席强还自费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管理MBA研究生班进行系统学习,在他看来,艺术管理是一个有别于机关、企业、军队的特殊行业,艺术家群体的思想和事业不同于一般岗位,从事管理岗位的艺术工作者,在经过社会历练之后,都应该再回炉,如此,才能用多元化多视角、开阔的心胸来热爱、发展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将职业当做一份事业来做。

用民乐串起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这十年来,中央民族乐团上演了一大批优秀的原创民族音乐。这一次次的成功,是席强在实践中积累出来的,也为海内外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在席强的带领下,中央民族乐团先后推出《泱泱国风》、《国风绕梁》等大型民族音乐品牌作品,受到全国观众的欢迎与好评。

近年来最有社会影响力的,莫过于《印象国乐》、《又见国乐》两个大部头创作。立体的舞台呈现、经典的民族音乐、华美的民族服饰、中国气韵的舞美……将器乐与科技相融合,使音乐与时代相碰撞,带给观众的不止是震撼,还有惊喜———“国乐”系列作品中《十面埋伏》、《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丝绸之路》等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的经典国乐,在世界各地飘荡。

《印象国乐》、《又见国乐》巡演以来,得到一些国际驰名品牌的全程赞助,但席强看到的,不仅是经济效益与市场地位,更是观众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同,以及观众对于中国文化自信的一份尊重。通过演出,中央民族乐团做到了有市场、有文化影响力,队伍更富有朝气与活力,每当《印象国乐》、《又见国乐》响起,演出现场都会成为当地的文化盛会。在上海演出时,很多年不见的老前辈齐聚现场,可谓群贤毕至;更可喜的是,很多青少年被吸引到民族音乐演奏现场,还未看完便纷纷想要学习箜篌、琵琶、古筝、笛子等民族乐器,可谓少长咸集。席强说,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凝聚力,也是文化传播的主导作用。

民族音乐,代表着国家声音与国家形象,承载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让世界各地了解中国声音,喜欢中国故事,加强民族凝聚力,成为席强所带领的中央民族乐团在近年来的文化使命。也正是他的这种责任感,使著名导演、编剧王潮歌以“一元稿酬”来执导《印象国乐》,她说:“我跟席强团长说我会尽心竭力,只要我把这份心拿出来给您,您托着接好了,就够了。”

2015年,《印象国乐》到台湾演出时空前的盛况,至今仍让席强记忆犹新。在演出之前,其实也经历了一个“小波折”。中央民族乐团与台湾承办商协商演出后,将票价定为与其他世界级演出团体相同的票价,台湾承办商担心票价太高销售不出去,但席强却信心满满地说,用中央民族乐团的民族品牌与艺术质量做保证,不用担心,一定会受到台湾同胞的喜爱。意料之中也是在意料之外,所有门票均在演出一星期前售罄,甚至一票难求,中央民族乐团在台湾大放异彩。

席强事后总结经验,除了中央民族乐团高超的演艺水平与剧目的创新意识外,更重要的是其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主题,把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情感调动起来,“如果说文化是桥梁,那么演出就是平台,真正起到了心连心的作用。”

如果说在台湾的演出使席强及其所领导的中央民族乐团自信满满,那么,在美国等国家所受到的欢迎,则更充分彰显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与辐射力。

2015年12月,大型民族乐剧《又见国乐》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歌剧院公演,《华盛顿邮报》以整版篇幅刊载,报道指出:“中央民族乐团在打一场战役,这是一场试图把青少年吸引到传统文化艺术殿堂来的战役。”演出结束后,肯尼迪艺术中心的副总经理专门来到后台找到席强,请求将《又见国乐》演出海报贴在肯尼迪艺术中心的展览墙上。同样,2016年在哥伦比亚国家大剧院,《又见国乐》的海报也贴在了那里,它彰显着当代民族音乐家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用席强的话来说,正是因为在剧目创作和表演中,我们坚守了民族艺术的文化自信,发扬了民族器乐的优秀传统,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理念,使民族音乐理直气壮地站在了世界艺术殿堂上。

仅仅几年,《印象国乐》、《又见国乐》百余人的队伍演出每年近230场,并不断在中国、在世界进行巡演,彰显着中华精神与中国形象。席强说,“把最好的音乐传达给了观众,使观众得到了愉悦与升华,我觉得这是最幸福的时刻。”

“用高雅的形式,扎根人民”

近年来乐团系列成就的取得,是与席强敢于改革、勇于创新的思想分不开的。从乐队演奏员,到乐队队长,再到乐团副团长、团长,席强在中央民族乐团已工作近27年。特别是自2007年担任团长以来,怎样在院团走向低谷的大潮中,使中央民族乐团脱颖而出,成为席强经常思考的问题。他经常自问:民族音乐拥有很小的市场,我能否通过改革作品表演方式来取得更好的演出效果,让更多观众喜欢上民族音乐?

而今,每年60到70个原创作品,230多场巡演,总创收达3800多万元……这些数据成为他深入思考、大胆尝试后的成果。

多年一线的演奏经历,使席强敏感地意识到,观众就是市场,民族器乐如果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其市场不仅是萎缩的,还有失传断代的危险。于是在上任团长之后,席强大胆改革,实行作品委约创作机制,独奏曲、协奏曲与时俱进,既演绎传统经典,又歌颂时代发展,使民族音乐在面对市场、面对观众时雅俗共赏,具有可听性与可视感。这,一下拉近了民族音乐与观众的距离。

“民族音乐一定要发扬它的特质与核心———旋律优美、意境深远、寓意深刻、百听不厌,把这些做到了,民族音乐就算成功了。没有任何思想感情的堆积,一味阳春白雪,不符合音乐传承发展规律,这样的音乐,总会被历史社会所淘汰。”这些话反复在他口中出现,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如果观众不买账,文化还传给谁,把这个道理讲通了,民族音乐的道路也就走通了。

为了让民族音乐回归大众喜爱,创作“有深度、有温度、有思想”的音乐作品,这些年来,席强每年都会带领艺术家们深入基层一线采风学习,采风足迹已遍及广东、山西、陕西等多个省市区,搜集和学习了包括广东音乐、西安鼓乐、福建南音、冀中管乐等不同形式和风格的20多个艺术品种与民间乐种。艺术家们不仅将这些原生态乐种进行录音、录像等抢救性保护,还将它们整理、加工、改编与再创作,以专场音乐会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使民族民间音乐得到继承和发展。

自己的乐团发展强大起来了,席强并没有完全安下心来,因为在他看来,他的职责不止于此。在他的带领下,中央民族乐团陆续帮扶全国20多个民族乐团,真正把国家艺术资源普及到全国各地,使民族音乐“百花齐放”。自2011年起,乐团先后在河北省固安县屈家营村、贵州黔东南州歌舞团、甘肃省陇剧院和甘肃歌舞剧院建立“民族音乐发展基地”,开展文化共建、文化帮扶活动。

不仅如此,在席强的倡议下,中央民族乐团还每年到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进行文化帮扶,2011年中央民族乐团与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联袂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美丽新疆》,汇集了中央民族乐团和新疆方面最精英的创作团队,经过数月排练,呈现出一台既体现维吾尔族风格又彰显民族管弦乐风采的精品。2012年,秉承《美丽新疆》的合作经验,中央民族乐团联袂西藏歌舞团创编了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西藏春天》,该音乐会同样汇集了汉藏作曲家,选取藏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通过改编、加工与移植,突出乐曲优美动听、旋律耳熟能详、曲调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呈现了一台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历史厚重、音乐感人至深的民族音乐会。

这样的援疆、援藏活动每年都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歌唱祖国、歌唱新时代,共同演奏优美的旋律,促进了民族情感的融合,将民族团结做到了第一线,做到了每个人的思想感情中。”

一台台绚丽的民族管弦乐音乐会,与席强及其带领的艺术家团队的辛苦深入一线采风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西藏高原采风演出时,他们的团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民族音乐”,用音乐的形式将血浓于水的各族文化融合,在他的团队看来,是职责与担当。通过去西藏演出,席强及其团队自身也得到了洗礼、熏陶与锻炼,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慰藉。“我们就是想用民族音乐这种高雅形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文章来源: 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 李平
>> 名人访谈
>> 中国乐坛
袁耀发
袁耀发接受中国网采访时表示:身为香港出生,长大于澳大利亚,出道于台湾,发展于内地的中国香港人,我相信我是幸运的,我有机会可以真切实在地走进去,体验不同文化的生活态度
· 新加坡首届华族文化贡献奖揭晓
· 刘畅美声魅影主题音乐会完美落幕
· 蔡健雅《别找我麻烦》霸榜好评不断
· 国家大剧院2017五月音乐节
>> 星光灿烂
星星之火
“我之前非常害怕这部东北风格的歌剧里,会没完没了地出现东北民歌、二人转和《卖货郎》类似的音乐,结果没有,真是太好了。”“如果把民歌和民间艺术照搬到歌剧舞台。
· 爆笑音乐喜剧《爱情待售》即将上线
· 深圳音乐人雨中高歌“春暖花开”
· 用音乐讲述海南本土文化
· 歌唱家敖长生亮相"上海之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