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3日举行的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中外音乐体验”基地及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中国扬琴音乐家刘月宁,作了题为“开展音乐外交,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题发言。
今年2月,作为美国“富布赖特科学奖学金”创立70年来的首位表演艺术领域的入选者,刘月宁在美国做了为期1个月的访问研究。期间,她将心里的这一愿想与全美扬琴冠军戴维做了沟通,“没想到大家一拍即合,我们在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进行了首次合作,产生强烈共鸣。”
小试一把,刘月宁心里有了底:做中美间的扬琴文化交流,有受众群,大家也能够达成心灵的共鸣,达到传递各自文化故事的目的。
在美国访问的第二站,刘月宁又与美国瓦尔普莱索大学音乐系教授、美国爵士钢琴家、指挥及作曲家丹尼斯讲述了自己想组建一支跨国乐队,在中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巡演,一路采风,在碰撞中交流对中国音乐理解的想法。
“没想到丹尼斯对这一想法非常兴奋,因为恰好多次来到中国、十分热爱中国文化的丹尼斯多年来一直有个梦想,能深入中国各地,在尊重中国文化的前提下,用音乐来呈现自己对中国的理解。
今年4月7日,在有美国中文教育界“达沃斯论坛”之称的第十届全美中文大会上,刘月宁与乐队的四位美国音乐家合作完成了首场演出。5月2日,乐队在中央音乐学院开启了中美文化分享之旅巡演的首场演出。《蓝调·康定情歌》、《爵士·茉莉花》、中国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重编曲《二泉听月》……一首首中国传统音乐与美国民间及爵士音乐的“对话”在琴弦间漾开……
“中国扬琴和美国扬琴的共奏太好听了!没想到中国民间乐器还可以这样洋气,和美国爵士钢琴、泰国笙、小提琴的合作共奏,让人好兴奋,不仅音乐家们在台上很享受,我们在台下也很享受,回家的路上,耳边还荡漾着刚听到的音乐,很想找到下载方式,存下来再听听。”巡演路上,刘月宁不断地接到类似的观众反馈。
“以音乐为桥,用音乐感动人心,用旋律促进世界对中国多角度、多侧面的理解,为打造充满活力的当代中国文化形象做出积极贡献。”刘月宁说,第一阶段在国内的巡演结束,触发她对接下来如何开展“音乐外交“有了新的思考和灵感。
有人说,刘月宁在探索集音乐演奏创作、人文交流体验和实地学术调研相结合的中外文化交流模式方面,很有创新性和践行的路径。在她看来,这得益于十余年间自己的一步步学习和实践。
1997年,刘月宁作为指导教师,参加了第四届世界扬琴大会,“当时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选手参加,我最大的感触是,扬琴在这么多国家有文化基础,有那么多演奏技巧、音乐风格等方面可以探讨的地方,音乐可以作为大家相互理解、沟通的桥梁。”
走出专题协商会的会场,刘月宁又匆匆赶回学校,“7月上旬,由我们基地负责的第四届国际音乐夏令营——中国音乐暑期体验营要开营了!今年我们又有创新,将用14天的时间,让来自北美、大洋洲、非洲等国家近百名由专业音乐院校的青年学子和带队教授,集中学习中国乐器,体验中华文化,并分享到各自的国家,每位参与者都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