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教育

[摘编] 戏曲音乐创作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17-06-28 10:45:22 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丨 责任编辑:李平


[摘编] 戏曲音乐创作的前世今生

戏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3期发表路应昆文章《戏曲音乐创作的古今变迁》。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过去时代艺人的创作:观众主导;第二部分,过去时代文人的创作:创作者主导;第三部分,现今体制下的创作:政府主导。文章先对过去时代的戏曲音乐创作状况作一些简单回顾,再将近数十年来的戏曲音乐创作与过去时代的状况作一些简单对照,希望这样的对照有助于我们更自觉地把握当今戏曲音乐创作的方向。

文章指出,戏曲音乐的创作成就,最终是由创作者的自身状况、创作的目标、创作的具体方式以及相关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在过去时代,戏曲音乐的主要创作力量是艺人,同时也有一些文人,两种人的自身状况差异很大,他们在创作上的做法和所取得的成就也有很大不同。20世纪50年代以后,戏曲音乐的主要创作力量是国营剧团中的音乐人员和一些演员,同时在新的剧团体制下创作者与观众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而戏曲音乐的发展方向和所取得的成就也与过去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

一、过去时代艺人的创作:观众主导。在过去时代,艺人的创作以满足观众需求为第一目标,可归结为“观众主导”,作品是走通俗路线,创作自由度很大。过去时代艺人从事戏曲演唱和创作是为了谋生,他们的“上帝”是观众,他们必须把娱悦观众、满足观众需求作为第一目标,因此可以说他们的创作是“观众主导”(或者说是“市场主导”)。为了赢得市场,艺人的创作只能定位于“通俗”,即不走“曲高和寡”路线,而且艺术上很开放,时时自我更新,以不落后于时尚。

二、过去时代文人的创作:创作者主导。文人的创作是为了“自见才情”,可归结为“创作者主导”,作品定位于高雅,不仅追求精致,而且注重格律,以致昆腔也走上“格律化”之路。元杂剧和明清传奇都主要由文人创作,尽管文人主要是为曲牌填词和写剧本,很少直接创作音乐,但他们的创作追求和填词制曲的方式都对南北曲的音乐有很大影响。元杂剧的音乐留存资料甚少,音乐创作方面的情形已难于详知。明清传奇完全是以文人为创作主导,文人除了填词撰剧,也对音乐创作有深度参与,对场上演唱有重要指导,故文人很大程度上也是传奇音乐的创作主导。

三、现今体制下的创作:政府主导。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戏曲剧团由政府包办,创作首先是为完成上面交给的任务,故可说是“政府主导”。20世纪50年代后的戏曲创作,在一系列重要方面上都与过去时代大不相同。这六十多年来戏曲音乐的创作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近三四十年来戏曲音乐的创作总体显得乏力,较之过去时代也有某些提升,但总体看离时代的要求越来越远。将这六十多年来的戏曲音乐创作与过去时代的情形作一些对照,对思考今天戏曲音乐的走向或许有一定帮助。

总体看近数十年来戏曲音乐的创作情况颇为复杂,涉及问题较多。首先从戏曲的社会生存来看,没有观众戏曲就成了无根之木,因此观众才是戏曲生命力的最终代表。再从戏曲自身发展来看,创作与观众脱节,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会不接地气,艺术上也会失去最可靠的试金石。近三四十年来戏曲音乐创作成绩不理想,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对观众需求的忽视。要重新跟上时代,需要真正重视观众,调整创作定位,改进作品评价方式,加强人才培养,并给创作者以更大的自由空间。

原文作者: 路应昆,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原文标题:《戏曲音乐创作的古今变迁》

原文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3期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