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校访谈

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要做一支会思考的乐团

发布时间:2017-11-14 11:38:29 丨 来源:北京晨报 丨 责任编辑:郑乾





在此次美国巡演的最后一站安娜堡音乐会开演前,北京晨报记者采访了乐团巡演的灵魂人物——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指挥大师吕嘉。对于记者的提问,吕嘉有问必答,对于乐团巡演的意义,全部的话题都是落在可操作性的具体实处,给人印象非常深刻。

吕嘉于1964年出生于上海,成长于北京,自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于1989年前往德国柏林艺术学院继续深造。50岁的吕嘉已在全球演出超过1500场歌剧及音乐会,曲目涵括50多部歌剧及数百部交响音乐作品。

“在往一个成熟乐团的方向迈进和发展”

北京晨报:马上就要结束巡演了,吕指有什么感受?

吕嘉:身体上来讲,时差倒得越来越好了!但是从我们演出的呈现上来讲,其实每一场都有它的特色,总体呈现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顺畅。第一场芝加哥,我们事先是做了很多准备的,所以到排练时,效果还不错。第二场在卡内基音乐厅,与第一次的林肯中心不一样,卡内基要比林肯中心的音响好很多,它有着传统的那种暖暖的声音,所以,我们在那儿安排了西贝柳斯《D大调第二交响曲》,这是可以把声音做出各种可能性的作品,我们也因此知道了真正欧洲传统的音响是什么样子的。

费城我们很吃惊,虽然排练时音响非常的好,但是晚上坐满了观众,就完全是另外一个音乐厅了,对我们也是个挑战。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那一场,我们感受到了美国大学的文化,观众对音乐的熟识和喜欢,他们的反馈,这种台上台下的互动做得非常好。包括旧金山也是,旧金山是一个华人聚居的城市,华人占本地人口比例很高。他们有华人市长、华人议员,音乐厅董事会还有华人董事,我们用特别好的演出,尤其是勃拉姆斯《e小调第四交响曲》呈现最好。当地的乐团董事长、团长,节目总监,包括领馆、当地的华人界,当地的音乐界、乐团还有很多人来听我们的音乐会。旧金山交响乐团团长、董事长说:“美国最年轻的乐团圣地亚哥交响乐团是70岁,你们才7岁,你们的成就非常了不起!”我觉得,年纪轻,乐团的时间短,并不是可以演得不好的理由,但乐团确实是需要磨合的,乐队文化是文化和经验的积累,所以相对于前三年,我们已经是成熟多了。乐团平均年龄三十岁,已经是在往一个成熟乐团的方向迈进和发展了。

“学习外来固然重要,但自身悟到才是最重要的”

北京晨报:这一次,中国的作品和外国人为中国民族乐器写的作品占的比例相当高,乐团是如何考量的?

吕嘉:作为一支中国的交响乐团,我们代表了中国,代表了国家大剧院这样一个中国乃至亚洲的高最大的艺术平台,来演出,一定要带来属于我们自己文化的声音,这种文化声音应该跟世界文化交融在一起,所以我们在选曲目时也是从这些方面考虑的比较多。外国人用外国技法写的琵琶协奏曲,中国人用外国技法写的大提琴协奏曲,包括传统的《黄河》钢琴协奏曲、赵季平老师写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还有陈其钢的《乱弹》……第一,我们觉得一定要是好作品,是能够流传下去的;第二,这个作品能够代表我们文化的背景,我们不能说旋律照搬照抄的就是中国元素,不是的,应该把真正的中国元素融合到最后的细节,融合到空气当中,融合到嗅觉上去,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这是非常要紧的,所以,我们在选择作品、选择独奏家,都是从这个出发点考虑的。

北京晨报:就巡演而言对于乐团的发展成长有什么益处?

吕嘉:对每个乐团来讲巡演是必须的。巡演首先是一个团队,不管在家里什么样,只要出去就是一个完整的团队。团队精神还有一个“骄傲”在里面,我们到这里来了,我们Show all best!就是最好的呈现。巡演对职业乐团规则细节的建设也是非常有益的。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这个乐队也有他好的地方,那就是年轻,但年轻就会有很多经验的欠缺,比如你怎么去倒时差的问题;到了一个新的音乐厅,你怎么去适应它的音响环境;包括这一次是冷的冷,热的热,热的要穿背心短裤,冷的要穿棉袄。所以如何去适应这些地方,包括乐器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反应,这都是锻炼,都是需要提高的,就是通过巡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北京晨报:你说到不同的音乐厅的状况对乐团应变适应能力是一个挑战和经验积累,能够详细说一下吗?

吕嘉:作为一个年轻的乐团在这方面是应该积累经验的,如果是一个好的交响乐团,到了一个音乐厅,他们会马上凭经验做出适当的反应和调整,我希望我们的乐团通过这些经历自己能够感受到,因为很多事情说了但没有经历过,不一定真的理解为什么,比如,有些人对爱情说得头头是道,但没有经历过,那你最好不要说,你去经历一次就什么都知道了。音乐也是一样,我希望通过这些音乐厅,他们能够感悟到一些东西。学习外来的东西固然重要,但是自身悟到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做到最最好”

北京晨报:你怎么看待这次观众的反响,如何看待观众对中国作品的反响?

吕嘉:我觉得音乐是人类最本身的语言,没有国界。因为这些中国作品他们是不熟悉的、现代的,还有传统的《黄河》,还有赵季平的作品,他们的反应都是非常非常好的,包括陈其钢的《乱弹》和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到最后,一个好的作品,首先这作品本身经得起推敲,很好的作曲呈现;第二,要有一个好的演奏和诠释,才能把作品中最精华的部分呈现出来,把音符之外的东西传达给观众;第三,完美的呈现。乐队和独奏在一起,把乐队年轻的朝气,把我们乐队年轻的心传达给观众,这种传达是他们听得懂的传达,我们在费城,一个老先生就对我们一个朋友说:他最喜欢陈其钢的《逝去的时光》,他说音乐特别特殊,又和那么多的色彩在一起,我就特别想知道下一句会怎么样……这就很好。

北京晨报:这次巡演结束后,乐团未来的计划是什么?

吕嘉:作为大剧院这个艺术平台,我们最看重的是艺术理念和艺术水准,同时,在排演和演出的过程中,实现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这是很要紧的。我们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我们剧院的水准是与世界连接的,所以这次巡演,我们正好是7年,有七年之痒的说法,但我们真正是应该做到脱胎换骨的了,最最要紧的是对音乐的思维和对音乐的考虑上,它应该对音乐有更多的追求。作品上,我们对不同风格作品的把握,各种各样可能性的开发,这些都只有在乐队里才能够学到,在音乐学院里完全学不到。在这里你必须大量地学习,但是我希望的是举一反三,举一反三是需要思考的,我们应该是一支在音乐上会思考的乐团。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做到最最好。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