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故事

点燃心灵之火 记上海国际艺术节上的红色戏剧

发布时间:2017-11-22 09:14:27 丨 来源:新华社 丨 责任编辑:郑乾


新华社上海11月21日电(王默玲、刘畅、翟翔)刚刚闭幕的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一部部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红色戏剧次第上演,那一抹抹红色闪耀于舞台,点燃了观众的心灵之火。

从武汉人艺的《董必武》、国家话剧院的《谷文昌》,到上海京剧院的《浴火黎明》、宁波演艺集团的《呦呦鹿鸣》,“好看”“热血”“有社会意义”是被观众反复提及的观剧感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让红色戏剧在新时代展现出强大活力。

“好看”的原因是“有血有肉”

一句是“连市委书记都叛变了,党组织毁了,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另一句是“爱生命,铸信仰,祛迷障,热血化作凯歌扬”,这两句精神境界完全不同的台词,都来自《浴火黎明》中的同一个人物——范文华。

新编现代京剧《浴火黎明》以建国前后的重庆为背景,讲述一群年轻共产党员在狱中不畏酷刑、坚定信仰的故事。剧中的共产党员范文华因上级叛变而暂时迷失方向,在狱中党组织的感召之下,最终淬火成钢、坚定信仰。

“这个人物的特点就在于他一度彷徨却最终重拾信仰。”《浴火黎明》艺术指导孙重亮说,“不同于以往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戏剧人物创作套路,人物曲折的心路历程使得故事的可看性和可信度都大大提升。”

范文华的扮演者青年京剧演员傅希如说,有年轻观众在他的微博上留言:这部戏让人觉得这些年轻的共产党员是如此有血有肉的人。

话剧《董必武》的编剧赵瑞泰同样感触颇深。该剧从董必武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截取了1947年在中共驻上海办事处一段48小时的惊心动魄的经历,让观众不仅看到董必武的革命胸怀,也能领悟他的情感世界。

为创作此剧,赵瑞泰读了数百万字材料,并多次前往上海实地追思先贤。“我创作这部话剧的每一幕时,都在思索如何让观众与董老的家国情怀产生共鸣。”赵瑞泰说。

青年人的创作让红色更添“激情”

13次前往东山岛,走访跟谷文昌打过交道的老百姓,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白皓天带着作品《谷文昌》来到了上海。

舞台上的谷文昌作为东山岛的县委书记,是心系民生的党员,是温情满满的丈夫,也是幽默睿智的同事。

“谷文昌的儿子在看完演出后找到我,说在我的身上看到了他父亲的影子。”谷文昌的扮演者辛柏青说,“这个人物之所以真实感人,都是从一点一滴的细节积累中塑造起来的。”

《谷文昌》受到了不少青年观众的好评。“可能因为我也是‘80后’,所以从创作的角度更能理解同龄人的观剧感受。”白皓天说。

《浴火黎明》剧组也感受到了青年学生对于红色京剧的兴趣与关注。“青年演员来演这部戏,更容易感染到青年观众,因为他们更容易沟通与理解彼此的想法。”孙重亮说。

“青年演员身上蓬勃向上的劲头,恰恰与革命主题十分契合,因为革命需要激情。”傅希如说。

关照当下才更有社会意义

“防止领导腐化;警惕干部堕落;关注党员作风……”《浴火黎明》中“狱中八条”的唱段,在今天看来仍有现实意义。

“艺术应该起到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我们要注重把红色基因以积极向上的精神传递给观众。”武汉人艺院长田清泉表示。

董必武为子孙留下“朴、诚、勇、毅”的家风,赵瑞泰认为,董必武的四字家风正是当下浮躁的社会风气中所需要的东西。

孙重亮表示,“取信历史,关照当下”,一直是现代京剧作品创作的原则,只有让当代观众产生共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剧院,才能让艺术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精神指引。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