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侵”这个话题频频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作为笼罩在未成年人头顶的巨大乌云,如何避免孩子们遭遇性侵伤害,成为不少人的关注点。
1月9号,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推出的六集记录专题片《呵护明天》播出,第一期探讨的正是这个问题。从中不难看出,怎样平复被侵害儿童心理上遭受的重创,才是此类事件中的重中之重。
《呵护明天》剖析儿童性侵话题口碑发酵我国多部影视作品共现“熔炉效应”
《呵护明天》作为一档关注青少年权益保护的记录专题片,以犀利的态度和包容的视角正视了“儿童性侵”这个敏感话题,用真实案例呈现出我国目前对于该类事件的态度和作为。
节目播出后,在网络上呈现出持续发酵的口碑与讨论。有网友盛赞“果然是央视出手,格局和立意都甩同行几条街”。
片中提及了中国首部防性侵电影《如果树知道》,在去年11月,我国同题材电影《嘉年华》正式在影院上映,引起广泛讨论。
而更早更广为人知的同类电影,则是来自韩国的电影《熔炉》与《素媛》。影视作品的出现,彰显了国家层面与社会各界对儿童性侵的关注和反思。
保护儿童权益社会各界共同行动 《呵护明天》凝聚众力共同守护青少年权益
如今,一系列影视作品以及重拳出击的《呵护明天》出现了。
据纪录片中的数据显示,志愿者组成的女童保护公益项目拥有3500多名讲师,50多名培训师,在全国28个省市进行科普讲座,覆盖超过160万学生和40万家长。
《呵护明天》的出现,更是为正在努力的社会各界打入一剂强心针,凝聚众力共同致力于青少年权益的保护能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