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贡》源自导演16岁从法国到越南的一次返乡之旅。主办方供图
2017阿维尼翁戏剧节上曾一票难求有“剧王”之称的《西贡》,6月23日至24日这部剧将于北京保利剧院举行中国首演。《西贡》题材源自年仅35岁的法籍越南裔女导演卡洛琳·古伊拉·阮的亲身经历,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话剧,罕见地将题材聚焦在1956年前后越南与法国的对话,通过一个横跨40年、有着不同人生场景和时空背景变幻的舞台,讲述了一个寻找“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故事。
前日,该剧导演卡洛琳·古伊拉·阮、负责引进该剧的央华戏剧制作人王可然以及百余位戏剧爱好者在风尚剧场举行了“关于《西贡》的世界现实主义戏剧高峰美学技术成就分享及研习活动”,新京报记者从中为读者梳理出该剧亮点。
缘起导演亲身经历“身份迷茫”
《西贡》的故事围绕一间名为“西贡”的越南餐厅展开,剧本选取了1956和1996两个标志性年份,以历史上大量越南逃亡者逃往法国、40年后被允许回归故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背景,讲述异乡人寻找“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的故事。剧中人物设置也反映了导演想探讨的主题:安东尼的父亲是一位法国军官,母亲是越南人,安东尼不会讲越南话,也不明白母亲为什么看起来如此格格不入。围绕这间餐厅发生的看似平淡生活的剧情之下,是语言上的矛盾、身份上的矛盾、在大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是在一个想要放弃的时代下,追问“我到底是谁”的命题。
《西贡》的创作主题和故事灵感源自导演卡洛琳·古伊拉·阮的亲身经历:“1996年越南政府第一次邀请在法国的越南人(越侨)回到出生的地方看一看,我作为越侨当时十几岁,不管是外祖母还是舅舅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离开四十年了,回去这个地方——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外国的地方。我们讨论了一年左右,16岁时我和母亲还有一部分母亲的亲戚回去了。我到了那边后有非常奇特的感受:我生活在法国的时候,每天吃的是越南餐,别人跟我讲越南话,我一直以为我是越南人。到了越南我发现,第一我不讲越南话,第二人们把我当法国人看,我觉得非常困惑。我想以后回来,一定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我想说到底是什么原因构成了一个人的内心,这是我想讨论的问题。”
表演演员都是精准地展现日常
在《西贡》的舞台上,这间属于主人公玛丽的“西贡”餐厅是一个超越时空的存在,一面巴黎,一面西贡,穿越40年,无论是哪年哪地,这个餐厅都存在并承载着故事主人公们的告别、异乡拼搏安身立命、甚至重建家园,导演这种独特的设置给观众带来新的观戏体验。同时法裔、越南裔演员同台,在舞台上你也会听到越南语和法语交替出现,这样的表现形式也仿佛与大时代之下小人物面对跨文化而寻找认同感的主题有所对应。
剧中演员都是精准地展现日常:在西贡的日常、在法国的日常,导演说在选角时追求的是真实和精准:“我没有非要选择专业演员或者非专业演员,这部剧里演母亲的人是专业演员,有些年轻的演员来自胡志明市戏剧学校的学生,餐厅的厨娘玛丽就是做饭的厨娘,她动作的准确性是因为生活中真的做饭。非专业演员必须要有信念感才能撑住这个戏。”
尽管《西贡》讲述故事的方式比较独特,但央华戏剧制作人王可然说,“《西贡》的结构有点像电影,它能触达更多的人,它的形式能让你迅速入戏,即便你对戏剧不熟悉,对历史背景不熟悉,也能看得懂迅速进入剧情”。
这源于导演对讲故事的思考,“法国现在有这么一种戏剧风潮,觉得讲故事本身并不是这么重要,而是如何讲故事,如何脱离这个故事。大家会选择用很多形式化的东西,我不是觉得它不好,我只是很怀念那个简单讲故事的年代,所以我想要完整地、清晰地把这个故事讲出来给大家听。”
幕后导演进行了大量社会调研
虽然《西贡》是部偏自传性质的戏,但导演表示这个剧不是写出来的,是“磨”出来的,她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到法国、越南的餐厅里听人们聊天,听他们讲故事,然后回到排练厅,演员们也能在框架之上即兴创作。“我在法国和越南待了很长时间,进行基本的材料整理和调查。跟我一起去的人还有我认识十年以上的舞美师、音乐家、灯光师”。
基于积累了大量实地调研素材,所以剧中的情感和事例都非常贴近真实生活,也因此笑点和泪点都比较密集。“这个戏大家有共同点,面对苦难时,其实每一个人都非常有生命力。”导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