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教育

龚琳娜教中学生:发中国声音 得“接地气”

发布时间:2018-05-24 11:41:44 丨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丨 责任编辑:郑乾


“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一首以屈原名篇《离骚》创作的歌曲《上下求索》昨天下午唱响北大附中本校致慧礼堂,歌唱家龚琳娜和学校合唱团的学生们一起唱起这首歌曲,“寻根——龚琳娜音乐教学法实践音乐会”在这里举行。

来自北大附中6所本校和分校的7支合唱团用合唱的形式演唱了龚琳娜曾经演唱的由老锣作曲的中国作品,由龚锣新艺术乐团担任现场伴奏。中国韵味的音乐响彻致慧礼堂,龚琳娜更以独特的“哼哈练气法”和戏曲生旦净丑发声与动物叫声联系的练声,讲述中国声音的理念和特点,带领观众练习,进行“声音行动”的普及教育。

在昨天的音乐会上,演唱的歌曲有《冬去春来》《自由鸟》《咕噜山歌》,古诗词歌曲《春晓》《立春偶成》《武魂》等新艺术歌曲,还有像《白鸽赶场》《梦想号子》这样极富民族特点的歌曲。龚琳娜在每首歌曲演出后都与指挥老师进行交流。

在演唱《谢谢你来到这个世界》后,龚琳娜告诉观众,把歌唱好需要气息,“气从丹田来”。于是,全场观众跟着龚琳娜“哈!哈!哈!”地练起“哼哈练声法”。龚琳娜讲到西方声乐的人物表现只有男女高中低音分辨角色,中国声乐有多民族音乐,每个民族不同,而戏曲中则更有生旦净丑角色。一个人通过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可以获得不同的共鸣腔,变换各种声音角色。于是,全场观众开始跟着龚琳娜学牛叫获得胸腔共鸣,学猫叫获得口腔和鼻腔共鸣,学公鸡叫获得脑后音。而《咕噜山歌》是龚琳娜小时候唱的贵州民歌,学生们唱来很有特色,龚琳娜又开始讲解民歌与方言的关系。

龚琳娜说:“所有这些只为一件事,就是把中国声音唱出来,传出去。”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在打造作品上我们做高端的,而在普及教育时就要接地气,直接与中学师生交流。中国声音非常丰富,发声的技巧和音色的变化各不相同。要掌握各种不同的声乐技巧,绝非一朝一夕可得,需要将不同音色的规律和特征记录下来,潜心钻研,刻苦练习。我唱了三十多年中国歌曲,去过许多国家,上过不同的舞台,坚持中国声乐的演唱方法一直是我艺术发展的基础和从未动摇的信念。这些年我始终在探索,到底什么是‘中国声乐’?‘中国声音’的发声方法又有哪些?当我到不同的地方去采风学习民歌、研究戏曲里各种行当和流派的唱腔,当我唱着古典诗词、了解琴歌的时候,我发现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太多太多,这是一个巨大的了不起的宝藏!”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