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乐器鉴赏

演绎传统经典的古琴名曲呈现古琴文化的精神内涵

发布时间:2018-06-05 15:32:38 丨 来源:北京晚报 丨 责任编辑:郑乾



“古琴雅集怡心琴韵”活动中,演员正在表演。张鹏摄

原标题:古戏楼听古琴

日前,笔者应资深媒体人杨浪之邀,到和平门的正乙祠戏楼观赏一场“古琴雅集”,去之前心中忐忑,因为既不通音律,更不懂乐理,对古琴也知之甚少,然而始料未及,我在这里最终度过了一个沉醉的初夏之夜。

“古琴雅集,怡心琴韵”总策划兼总撰稿、主持人杨浪告诉我,这场演出是为了寻觅“知音”,通过演绎传统经典的古琴名曲,穿插对琴史、琴器、琴谱的讲解,呈现古琴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

能否成为“知音”其实并不重要,感受古琴之美,尤其是了解古琴曲背后那些动人的故事,体味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就已经足够了。就像杨浪所说:“在这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戏楼,听有3000年以上历史的古琴,演奏1000多年前唐朝的曲谱,表达的是2000多年前汉朝的离别之情,这就是文化。”“古琴雅集,怡心琴韵”总策划兼总撰稿、主持人杨浪告诉我,这场演出是为了寻觅“知音”,通过演绎传统经典的古琴名曲,穿插对琴史、琴器、琴谱的讲解,呈现古琴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日前,笔者应资深媒体人杨浪之邀,到和平门的正乙祠戏楼观赏一场“古琴雅集”,去之前心中忐忑,因为既不通音律,更不懂乐理,对古琴也知之甚少,然而始料未及,我在这里最终度过了一个沉醉的初夏之夜。

古琴和古戏楼的“碰撞”

选择在有300多年历史的正乙祠戏楼做这样一场“古琴雅集”,大概是因为古琴和戏楼都是有历史感的东西,它们所承载的音乐和文化在时空中“碰撞”,直击心灵。

雅集总策划杨浪在开场前介绍,正乙祠戏楼是北京唯一保留至今基本完好无损的纯木质戏楼。被誉为“中国戏楼活化石”的正乙祠,明代曾是一座寺院,清康熙初年由浙江在京的银号商人集资,建立祠堂馆舍,供奉财神赵公明,因此又被称为“银号会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浙商对正乙祠进行扩建并加盖了戏楼。

这座全木结构的戏楼到了今天依然可以用“气派”来形容:三层高,戏台三面开放,两层舞台之间开有方形孔道,设吊钩,用来在演出神怪戏时制造特效。上世纪30年代,谭鑫培、梅兰芳、王瑶卿等名角儿,都曾在这里登台,见证了正乙祠最辉煌的岁月。

此后半个多世纪,正乙祠先后做过仓库、兵营,有人在这里开过煤铺,也有人在此建过学校。1954年戏楼改为招待所,厅堂变成食堂,戏台被砌起来,开了几个卖饭窗口,后台成了炒菜做饭的厨房。后来经历不少坎坷才修缮恢复,重放光彩,如今每天晚上都有京剧、昆曲、越剧、话剧的精彩剧目在此演出。

这一晚,正乙祠古戏楼的主角是古琴。关于古琴最初的制作,文献上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等说法;对于琴师来说,古琴就是两块木板,七根丝弦;也有专家认为,古琴最初的创制,应当同弓箭、弓弦的震动共鸣对上古人类的启发有关。

古琴看似简单,却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理念:琴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了一年365天,琴头宽6寸代表上下左右前后“六合”,琴尾宽4寸表示四季时节,13徽代表12个月加一个闰月。古琴上架弦的横木岳山代表高山,底板上两个音孔名为龙池、凤沼,琴足称雁足,代表动物与自然。琴身完全拟人化,分别称为肩、腰、项、尾。“在一张琴上有山有水,有天地之合,有日月四季,有人类情怀。古人是把思想和情感融入自然,行走于礼乐之间来描绘和创造琴的。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创造,它表达的不仅是一张琴的实用功能,而且蕴涵着深厚的东方文化精神。”杨浪说。

古琴是人类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其历史在3000年以上:1978年湖北发掘的曾侯乙墓中便有古琴出土,证明在3000年以前,古琴已经成为成熟的宫廷乐器。琴字形声,“二玉”义为“二玉相碰之声”,即“玉声”,引申为“悦耳的弹碰之声”;“今”义为“当面的”,琴字联合起来便是“当着宾客的面弹拨乐器”,这是一种高雅的音乐仪式。

一曲《流水》天外觅知音

当晚,“古琴雅集”讲解演奏了8首著名的中国古琴曲,第一首便是《流水》。1977年9月5日,人类第一架探索外太阳系的飞行器“旅行者1号”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尔角进入太空。作为人类送给外星人的第一份礼物,“旅行者1号”携带了一张镀金铜制“唱片”,其中用115幅图像和55种人类语言向外星人表达问候,“唱片”中还有90分钟的音乐集锦,包括地球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以及27首世界名曲,曲目中演奏时长为7分30秒的唯一中国音乐,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古琴曲《流水》。

音乐是跨越时空和文化界限的智慧生命的共同语言,《流水》背后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巧合的是,数千年后,当人类试图寻找外太空知音的时候,又选择了这首音乐。希望在旷远宇宙中,觅得“知音”。

殊不知原来“高山流水”本是一首曲子,明代朱权《神奇秘谱》中记载:“《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直到宋代之后,此曲才一分为二。

听此曲真觉得古琴是表现流水的最好的乐器,虽不懂音律却也不妨感受到曲中描绘的汪洋浩瀚、急湍奔流的气势,时而有山涧小溪潺潺、瀑布飞溅的各种泉声;时而又呈现出水流汇入浩瀚汪洋、急流穿峡过滩、惊涛骇浪、奔腾难挡的气势;最后渐渐平复,以杳渺徐逝的气象终曲,真是情景交融,气象万千。

著名的《渔樵问答》也是一首很奇妙的古琴曲。乐曲还能有问有答吗?他们说了些什么?琴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虽然一曲听完有可能还是不知道渔樵具体问答了些什么,也许就是你砍了几捆柴,我捕了几尾鱼这样寻常的言语,但是却能听出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以及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此曲描绘“隐逸”,但其中深意却在“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兴亡得失这一千载厚重话题,被渔父、樵子的对话解构于无形,这才是乐曲的主旨所在吧。

幽兰梅花寄情操

古琴音乐神圣高雅,坦荡超逸,古人经常用它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故而古琴除了音乐的意义,更成为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寄托高洁情操最著名的古琴曲便是《幽兰》和《梅花三弄》。

《幽兰》曲谱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段传奇。中国千余年来有过几种最主要的记谱方式,例如唐代的“燕乐半字谱”,宋代的“俗字谱”,明清以来盛行的“工尺谱”等。除了工尺谱至今还在昆曲中沿用,其他都已经淹没于历史之中。而一千多年以前,古琴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记谱方式,并一直沿用至今。1885年,我国学者杨守敬在日本访求古书时发现了世上唯一的用文字记写的古琴曲谱。这是一部由唐人手抄的琴谱《碣石调——幽兰》,此谱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份用文字记录的原始琴谱。琴谱用文字标明琴曲演奏时左手、右手用什么样的指法进行弹奏,成为一代代琴人研读演绎的孤本。后来唐人曹柔在文字谱的基础上创造了“减字谱”,这是一种记录音位和手势的方法,这种乐谱在旁人看犹读天书,但在琴人看来却是入目即会。也正因为有了古琴的减字谱,使大量古琴音乐得以流传。

今天的演奏家就是根据这个唐代琴谱才得以演奏《幽兰》的。此曲听来古意盎然,还有些艰涩,相传为孔子所做,汉代蔡邕《琴操》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皆不得重用,归途中见兰花盛开于幽谷,于是感慨地说道:“兰花原是香花之冠,如今却与野草杂处,犹如贤德之人与鄙夫为伍一样。”于是创作《幽兰》一曲,表达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幽愤心情。曲中有一种不为人知的深深落寞与伤感。

古琴曲《梅花三弄》很多人耳熟能详,但通常第一反应是琼瑶电视剧里的一群痴男怨女,以及“梅花一弄断人肠……”。实际上,《梅花三弄》讲述了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之故事。《晋书·列传五十一》和《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里都曾记载了这段典故。

王徽之应召赴东晋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在岸上过,王徽之并不相识他。这时船上一位客人道,“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此时已是高官贵胄,但他也久闻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车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吹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走了。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时人之旷达不拘礼节、磊落不着形迹,由此事可见一斑。

《梅花三弄》有两个版本,一为广陵派版本,写的是老梅,乐曲跌宕古朴;一为虞山吴派版本,被称为新梅版本,乐曲流畅娇柔,富于动感。“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旨在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和傲然向上的气概。

吟唱千年的相思与离别

古琴的表现形式有独奏、琴箫合奏以及琴歌等方式。《琴史声歌》中有“歌则必弦,弦则必歌”之说,说明琴歌的历史悠久,至少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被古人广泛采用。和琴以歌,这是历史上传统文人抒发情感的常见方式。《阳关三叠》是中国最著名的送别之曲,演出采取了古琴加吟唱的方式,一唱三叹,词曲皆美,缠绵悱恻,千回百转。

演出中,一长衫白衣歌者缓缓唱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阳关三叠》传唱至今已逾千年,唐代李商隐的诗中,已有“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的句子。到了宋代,苏轼诗中也出现过“不妨侍女唱《阳关》”。明代词曲家汤显祖所写的名剧《紫钗记》中,霍小玉与爱人别离时唱道:“怕奏《阳关》曲,生寒渭水都。”一曲吟唱千年,如今听来仍是满满的感动与惆怅。

当日歌者和着古琴还吟唱了一首著名的先秦古歌《越人歌》,由于只留下歌词而曲调已失传,著名作曲家谭盾为其重新谱曲。跨越了几千年的时光,这首古相思曲依然如此动人:“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曰何曰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的故事更为扑朔迷离。据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就是上面的歌谣。所以《越人歌》又是中国最早的一首译诗。因其缠绵悱恻,求而不得,以及那种仰望云霄、乍惊乍喜之感,撞入了千百世中人们被拘禁在身份地位下不得爱所想爱的心灵,成为文学经典。

很多人知道这首《越人歌》大概因曾席卷全国的“席慕容热”,其中有一首就是关于这首歌的感慨:“用我清越的歌,用我真挚的诗,用一个自小温顺羞怯的女子一生中,所能为你准备的极致,在传说里他们喜欢加上美满的结局,只有我才知道,隔着雾湿的芦苇,我是怎样目送着你渐渐远去。”

当年的“少女心”们很是为此感动了一阵子。后来才知道这是误读,后人多番考证,越人其实是男人。故事的结局便是有情人携手同归。但结局之后的结局是,鄂君子皙最后和他的三哥一起上吊自杀,以生命铺就了五弟的登基之路。

曲目中的亡国之痛与浩然之气

中国这些著名的古琴曲,表达的决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离情别绪,其中更有国家兴亡,铁血悲歌,例如著名的《潇湘水云》和《广陵散》。

杨浪介绍,在古琴的传承中,由于地域、师承何传谱等因素,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不同风格流派。自唐朝起,琴学流派就已经见于著录,北宋时有京师、江西等流派。明清以后至现代,相继出现了“虞山”、“广陵”、“泛川”、“梅庵”、“岭南”等著名琴派。《潇湘水云》正是各琴派争相传习的一首经典琴曲。

当晚演奏此曲时,戏台薄纱大幕落下,投影其上的是故宫《潇湘图卷》,古琴古画,相得益彰,琴声袅袅,意境悠远。此曲体现了古琴艺术的“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被历代琴家公认为典范,被评价为“云山叆叇,香雾空朦;怀高岚于胸臆,寄缠绵于溪云,一派融和春水,浓艳温柔,有情至而弥深者矣。低弹轻拂,真落花流水溶溶也”。

《潇湘水云》情感深郁皆因背后是一段亡国之痛:南宋浙派琴家郭沔创作此曲时,正值元兵南侵入浙,郭沔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每当远望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便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而创作此曲,以寄眷念之情。传说中,九嶷山是贤王舜的葬地,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然成为贤明的化身。郭沔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王朝即将灭亡的前夕,故他借九嶷山为“潇湘云水所蔽”,寄托他对现实的愤懑和对故国美好山河的热爱。

另一首著名的古琴大曲《广陵散》则是用音乐语言讲述了一段故事。据《琴操》记载:战国时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唤他进宫演奏,聂政将剑藏于琴中,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也毁容而死(这段故事还有诸多说法,《史记》中另有版本)。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可谓“纷披灿烂,戈矛纵横”,理学家朱熹曾评论:“广陵散,其声最不平和,有臣凌君之意。”

相传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嵇康以善弹《广陵散》著称,据《太平广记》所载此曲是幽灵传授与他,并约定不得传于他人。后嵇康受人诬陷将被处斩,刑前嵇康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如今演奏的《广陵散》版本出自明代《神奇秘谱》。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又回到了人间。但我们今天听到的是不是嵇康当日弹奏的《广陵散》,恐怕谁也不知道了。

最后,这场古琴雅集以杨浪老师朗诵的《兰亭集序》作为终结:“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演奏家们坐成“竹林七贤”状,琴箫唱和,鼓瑟齐鸣,一曲终了,无人离席。

这时候抬头看见正乙祠戏台正前方立柱上的对联:“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不由得心有所感,古曲中的故事在音乐中流传千年,千年前古人的情感通过音乐让今人感同身受,这便是古琴曲跨越时空的魅力吧?也许我们年少时听不懂,听懂却已是曲中人。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