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风国韵

《茶馆》不仅仅是传奇

发布时间:2018-06-15 09:03:32 丨 来源: 北京日报 丨 责任编辑:郑乾


明晚,北京人艺话剧《茶馆》在首演六十周年之际又将迎来第700场演出。其实无论是演出年头还是场次,《茶馆》在国内戏剧界都排不上老大,但演了六十年依然能够一票难求,也确实算得上是一段传奇了。但我们不应该仅仅把它当做一个高山仰止的传奇,对今天的戏剧创作者来说,它更应该是一个实用的、可供参考的中国话剧样本。

《茶馆》的传奇是浸泡在这部戏里几十年的两代人共同完成的。这其中不仅有曾经的于是之、郑榕、蓝天野和今天的梁冠华、濮存昕、冯远征、杨立新等主要演员的全心投入,还有一个个小配角和龙套共同参与完成。老一辈演员说,他们在《茶馆》里演一个没有台词的龙套也要写几千字的人物小传,当年的导演焦菊隐、夏淳甚至连一个打哈欠的龙套都要精心挑选演员。

所以说,《茶馆》的传奇来自于它扎实的根底,这也是今天许多作品应该借鉴的地方。现在的剧场流行的是没有剧本,讲究的是即兴表演,也许这些创作者应该来看看《茶馆》。看看这种踏踏实实的创作方法是如何成就一部伟大作品的。

虽然有些人彻夜排队买票,但有一些人却非常不喜欢《茶馆》,认为它太老、太旧了,与今天的世界戏剧无法对话。事实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这种现实主义戏剧都有生存的空间和必要。《茶馆》在戏剧普及上起到的作用,与所谓当代先锋戏剧在戏剧探索方面所作的贡献相比,毫不逊色。前者在戏剧观众的开拓上下功夫,后者则是在戏剧的深度方面努力,彼此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对普通观众来说,一部《茶馆》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戏剧的魅力,愿意进入这个世界,随后才有可能在这个世界里走得更远,才愿意去接受那些形式新颖、观念先锋的作品。

同样的,传奇的《茶馆》也不应该高高不可“侵犯”,成为后来者的阴影。大概是因为有北京人艺珠玉在前,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并没有太多院团对它进行更加丰富的诠释。其实,去年的川版《茶馆》就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验,为这部作品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作为最权威的诠释者,北京人艺也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茶馆》的再创作中,有更多的角度和方法去解读这部作品,这也是让它更富有生命力的方法之一。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