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弹着沙塔尔(乐器),一边唱起民歌,艾依提·依明陶醉其中,一曲唱罢,又拿起他制作的都塔尔(乐器)弹唱起来。
今年65岁的艾依提·依明是新疆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的村民,也是村里唯一的乐器制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艾依提·依明告诉记者,十几岁起,他就跟着父亲学习乐器制作,成了家族中第三代手工乐器制作传人。
“十步之内必有工匠”,是对素有“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写照。加依村近50%的村民都从事乐器制作,这里是新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手工乐器制作地之一。
“我会制作近20种民族乐器,而且还能弹唱。”艾依提·依明说,因为从小耳濡目染,他对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喜欢乐器。”
艾依提·依明介绍,制作民族乐器对选材要求严格,一般采用桑木,“音色尤其好。”艾依提·依明说,乐器的凿、雕、刻,每一道工序都很繁琐、单调,而想要做好一把乐器,需要沉下心来。
“一个都塔尔雕花需要3天,刻花还要3天,前后6天才能完成。”如今,艾依提·依明已经做了约47年的乐器,他制作的乐器销往北京、上海等地,甚至远销法国、德国等国家。艾依提·依明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乐器王”,慕名而来的徒弟尤其多。
作为艾依提·依明的得意门生,吾休尔·苏莱曼学习乐器制作25年之久。“师父耐心地教我,每个步骤需要7天到10天,甚至一年。”
新手想做一把完整乐器,起码需要3到5年的时间。吾休尔·苏莱曼说,他曾一度想要放弃,师父艾依提·依明则一直鼓励他。现在,吾休尔·苏莱曼也成了村里技艺熟练的手艺人,月收入约3000元(人民币,下同)。
在艾依提·依明的带动下,有更多人加入乐器制作行列。目前,从事乐器制作的村民有120余户,先后有5人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近年来,当地用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新和县投资1895万元用于改建加依村的院落外墙,并建起“天籁加依”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民族乐器展示中心,游客可以体验乐器演奏、歌舞和表演。这种体验式的旅游项目也吸引了更多游客,乐器也卖得越来越好。
艾依提·依明说,以前,一把乐器最多卖十几元。“现在乐器按照制作工艺,从几百元到上千元都有,制作精美的最高可以卖到3万元。”艾依提·依明说,他去年的年收入超过了15万元。
通过手艺致富后,艾依提·依明没有止步。只要村里的乡亲们想学手艺,艾依提·依明都会毫无保留地教授他们,贫困户努尔顿·司马义就是受益人之一。
努尔顿·司马义说,以前种地年收入8000元,现在跟着师傅学艺后,生活大变样。“我现在的年收入是5万元。”
艾依提·依明说,他最希望的,是把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下去,提高乐器的知名度,将来开拓更多的国内外市场。
如今,加依村已经变成一个集乐器制作、龟兹文化与乐舞展示、休闲度假、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里累计销售乐器超6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