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故事

背着大提琴 讲述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18-07-05 14:18:18 丨 来源:环球网 丨 责任编辑:郑乾


三年多来,一场场名为“中国故事·音乐之旅”的专场音乐会,以西洋乐器大提琴为主要载体,以中国经典作品为内容,讲述着一个个来自这个东方国度的故事,也让现场的每一位中国人共同追忆起曾经的动人旋律。音乐家们尝试引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在听众面前不断展示着一幅幅瑰丽的画卷,唱诵着一首首独特的诗篇。从国粹京剧,到彝族民歌等无不深深地打动着现场听众。

“2014年,我在录制自己的中国作品专辑《咏赋》时,发现可用的、特别好听的大提琴中国作品比较少,那时我就想,能否整理成一套经典的、耳熟能详的中国曲目,以音乐会的形式推广开,并借此将中国文化传承下去。于是我策划了’中国故事.音乐之旅’专场音乐会,2015年在美国加州的一个文化艺术中心首演,受到欢迎,在国内一些城市持续演出了两年,观众反响很好。”音乐会的策划人,大提琴演奏家张莹莹回忆到。

音乐历史长河奔腾至今,在中国,年轻人已经渐渐疏离中国传统音乐的当下,我们的中国音乐家有如此的担当,着实难能可贵。张莹莹还表示,他认为,好听是最高的标准,每次演奏得到观众的赞赏、情感的共鸣就是最大的回报。

在该专场音乐会中,也汇聚了很多同张莹莹一样有胸怀的中国音乐人的原创作品,比如《咏赋》《情歌》《火把节》《茉莉花》、弦乐四重奏《情深谊长》及歌曲《渔光曲》,分别改编成大提琴独奏曲。

张莹莹是一位极具的艺术感染力的大提琴演奏家,她的演奏音色恬美细腻,演奏大气,运弓张弛有度,音乐富有内涵,沁人心脾。张莹莹认为,中国作品与西方作品的区别,在于它音乐本身的韵味和气息。中国作品的资源丰富,可能来自古曲、民间歌曲,还可能来自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对于要进行演奏改编的乐曲,张莹莹并没有刻意地去模仿它原本适用的民族乐器,而是以她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一种感性的方式去进行全新的诠释。

在北京音乐厅,据票房统计,2018年1月下旬的“中国故事.音乐之旅”张莹莹大提琴独奏音乐的上座率超过了70%。这作为一场独奏音乐会,实属不易。音乐评论和专家认为,音乐会的成功,不仅仅得益于音乐曲目的高熟悉度,还有音乐家个人的超高技巧与艺术魅力,她利用丰富的舞台经验,音乐语言流畅,与观众形成自然交流。现场共鸣强烈,几经返场听众仍久久驻留,这,就是张莹莹的大提琴音乐会讲述“中国故事”的魅力所在。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