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故事

那些说不出口的情话

发布时间:2018-08-16 10:30:39 丨 来源:北京日报 丨 责任编辑:郑乾


我不喜欢今时今日青春偶像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剧中年轻男女恋爱谈得未免太寡淡单薄了:成日将“爱不爱”或是“想不想”挂在嘴边,一点迂回含蓄也不讲。与这样直白无趣的示爱相比,十多年前一部名为《沉静如海》的电影可说是相当高明了。剧中男女自始至终一个“爱”字也不讲,却每每能恰切地借助表情、肢体动作甚至片中音乐传情,真可谓不着一言,其意尽现。

《沉静如海》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爱恨交缠的故事:法国女孩珍妮与爷爷住在法国乡间,却被德军的入侵打乱了安宁生活,甚至连他们家中的一个房间也被德军征用,当作军官魏纳的起居室。参与反抗德军地下组织的珍妮对家中这位军官十分冷漠抗拒,从不与他交谈,反倒是魏纳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向珍妮和爷爷敞开心扉,怀念战前未曾入伍的那些好日子。

因循很多战争电影惯用的“套路式”叙述,片中这一对来自敌对阵营的男女,因相同的兴趣喜好,不知不觉间情愫暗生,而拉近他们距离的,说来浪漫,竟是巴赫的一首前奏曲。

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在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两人初相遇的夜晚,少女正在家中练琴,军官闯进门来,用相当不客气甚至傲慢的语气告知屋主人自己的身份。珍妮的琴音被打断,她抬眼,愕然看着这位不速之客,露出不屑的神情。她不曾想到的是,这位曾经被她仇视的敌国军官,后来竟与她合写一段虽遗憾却浪漫的爱之回旋。

等到这首前奏曲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已是全然不同的场景。少女和军官相继弹奏这首作品,少女有些矜持,军官的演奏却十分流畅自在。该曲在此段的重现,可说是男女主角定情的见证。都说伯牙遇子期,听罢高山流水便生出“知音难觅”之感,那么珍妮与魏纳的日久生情,也可说是因为这一段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微妙旋律。

巴赫的这首作品短短不过两分多钟,却成为后世乐迷百听不厌的佳作,无它,只因为这段旋律对“动”与“静”之间的张力拿捏得格外精妙。你说它宁谧,但是音符与音符之间的跳接十分生动;你说它活跃,但是曲中宛若波浪的琶音并不曾表现得过于张扬。可以说,这曲子乍听起来波澜不惊的,实际上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总让人感觉那些长线条乐句中的某一个音会突然地冲出来,给听者一阵惊奇。

这像极了剧中的爱情,不是吗?一场情不知从何而起,又因为军官的离去戛然而止。其间,两人虽说从未深入交谈,却早已被琴音出卖了心意。导演相当聪明地用巴赫这首微妙的、让人捉摸不透的曲目当做配乐,而不是刻意用上煽情的、浪漫的音乐,因为剧中这段短暂爱情并不是一见钟情、你侬我侬或是花前月下,而是充满了矛盾、纠葛以及难以言说的复杂及深沉。

片中两人仅仅只有一句交谈,却在四目对视、恋恋不舍的情境中,几乎过完了半生。如今的我们,越来越难以被灰姑娘与白马王子之类的模式化爱情故事感动,却每每心疼《沉静如海》片中的两人。他们隐忍克制,小心翼翼,却仍被爱情的火焰炙伤,宛若命中注定一般,坠入那片惹人晕眩的迷离气氛中,无可自拔。

原文链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8-08/16/content_272983.htm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