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沙龙

姚大新:济阳鼓子秧歌的“扛伞人”

发布时间:2018-10-18 13:55:45 丨 来源:中新网 丨 责任编辑:郑乾



点击进入下一页

本报驻山东记者苏锐

姚大新今年51岁了,但跳起秧歌仍像个小伙子。这位济阳鼓子秧歌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半辈子与秧歌为伴。他说:“一天三顿饭可以少吃,秧歌不能不跳。”如今在家乡山东济阳,凭着跳鼓子秧歌,姚大新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说,自己从学到演,用了大半辈子的时间,接下来的时间,他想把精力放在鼓子秧歌的研究上。

月光下学秧歌的少年

1967年,姚大新出生在济南市济阳县仁风镇司家坊村。村内当时最有特色的民俗就是跳鼓子秧歌。姚大新回忆:“那时逢年过节村里就挤满了人,甚至周边村的人都来看司家坊的秧歌。”花花绿绿的衣服、眼花缭乱的动作给姚大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司家坊的鼓子秧歌分“伞”“棒”“花”“鼓”“丑”5个角色。11岁时,还是毛头小子的姚大新开始正式跟村里远近闻名的秧歌好手学习鼓子秧歌,可刚开始学就碰了壁。“我从‘棒’开始学,没想到单单一个‘棒’就包括‘磕羊角’‘一溜线’‘连五响’等动作。”姚大新说,好在当时自己没有泄气,不断缠着师傅做全套动作,看明白以后,自己再回家反复练。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济阳县的广大乡村还没有通电。因为师傅只有在冬天农闲时才有空教他,所以他也多是在寒冬里练习。晚上没灯照明看动作,他便去村里的空白场地上借着月光练习。凛冽的寒风没有让这个少年退步,“跳一会儿就热了,根本感觉不到冷,比在屋里待着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17岁时,姚大新基本学会了济阳鼓子秧歌的全部动作要领,并接过了“头伞”的角色,成为司家坊鼓子秧歌队的“领队”。

把鼓子秧歌带向更宽广的舞台

从1978年司家坊村重新组建鼓子秧歌队至今,姚大新与鼓子秧歌队不断地获邀走向更宽广的舞台。

“刚改革开放那会儿,司家坊的秧歌队先是在村里演,后来去周边村演,再后来就去镇上、县里演。到上世纪90年代,我们几乎每年都被邀请到济南市去演出。”每当回忆起济阳鼓子秧歌的发展,姚大新便按捺不住激动。而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1993年赴欧洲的演出。

那是济阳鼓子秧歌首次走出国门,秧歌队成员全部由济阳县的农民组成。姚大新回忆,在欧洲演出的首站是德国的一个小镇,下飞机又坐了11个小时的大巴车才到。“我们很多人晕晕乎乎的,但一上舞台,秧歌队员立马有了精气神。”姚大新说,当时台下的德国民众欢呼、叫好,演出结束后还拉着演员们合影,他没想到鼓子秧歌在国外如此受欢迎。这次出国演出经历,更加坚定了姚大新把鼓子秧歌跳下去的决心。

从去县里开展公益辅导培训,到去市里开展慰问演出,再到去省外参加文化交流……40年来,姚大新在鼓子秧歌的事情上从不掉链子。他说,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了解济阳鼓子秧歌。

起初家人对他的选择并不认同,觉得参加演出会耽误农活和工作,影响家里收入。但姚大新说,自己是济阳鼓子秧歌的传承人,这既是国家给的荣誉,也有一份传承的责任。现在,他农忙时节去地里干活,并在当地高速服务区找了一份车辆引导员的工作。但只要一有演出任务,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参加公益文化活动的出勤率更是达到100%。

最终的使命是把它传下去

与其他非遗项目类似,济阳鼓子秧歌的传承也面临着尴尬,但姚大新一直在努力。“近些年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平时组织排练人也不全。”姚大新说,现在每到过年,自己仍然坚持在村里组织鼓子秧歌演出。

近年来,姚大新把传承的重点放在了孩子们身上,手把手地教十里八乡的孩子跳秧歌。从2009年开始,他便在仁风镇小学教授鼓子秧歌,还在济阳的部分乡镇给一些学校当特聘老师。他将济阳鼓子秧歌的动作加以梳理和创新,并主持编排了鼓子秧歌广播体操。他说:“以前村里人教鼓子秧歌用的是土办法,将动作具象化,而现代社会需要更加科学规范的讲解。我把一些动作与音乐联系起来,分成几个节拍来教,这样人们学起来更容易些。”

目前,姚大新正在研究济阳鼓子秧歌的“阵图”。他说,这是秧歌最核心的东西之一,自己以前是学,学会了便去演,演好了就成了传承人,而最终的使命是把这项非遗研究透、传下去。

姚大新的女儿姚永琴如今在山东省青少年宫当舞蹈老师,在教学之余,她经常给孩子们辅导培训鼓子秧歌。今年5月,山东省青少年宫与济阳县合作搞活动,姚永琴带着数十个孩子回到家乡跳起了鼓子秧歌,赢得了济阳群众的阵阵赞叹,也让台下的姚大新深感欣慰。

原文链接: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8/10-18/8653113.shtml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