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世界有一缕“永恒的阳光”,指的是天才音乐大师莫扎特。他的“从未老过”,一直让人深深遗憾——遗憾他短短35年的寿数,未能让天才辉耀的时光长一些,更长一些。
莫扎特的创作,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将头脑中涌动的音乐,迅疾快速地记录下来。时间,对于“从未老过”的莫扎特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莫扎特传记中确有这样的记载,他在家境困窘之际,不得不拿出极为宝贵的时间,放下对音符的记录,来写些措辞谦恭的借债信件。莫扎特本不善言辞,却不得不再三琢磨字眼,为换取微薄小钱费去大量时间。这情景让人痛惜万分——为着生计,他在“浪费”时间。一封于事无补的借债信,也许就让后人失去又一阙“弦乐小夜曲”,或是一部歌剧序曲的精彩开端。
莫扎特不像他的后辈门德尔松那样有钱,门德尔松是银行家的儿子,又不像后辈瓦格纳幸有巴伐利亚国王垂青,拥有专门上演他歌剧的歌剧院,能够演出《尼伯龙根的指环》这样的旷世巨制。莫扎特也没有柴科夫斯基的运气,可以得到富孀梅克夫人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资助,使他无后顾之忧地创作了许多经典之作。
莫扎特“从未老过”的35岁生涯,几乎全笼罩在“不幸”的阴影之中——童年时代,在父亲驾驭下,他被权贵“娱乐”着,作“杂耍”式的天才表演,青年时期又在贫病笼罩中度日。终于在1791年12月一个严寒冬日,莫扎特离开了人间,没有丧仪,甚至没有扶柩送行。匆匆没有留下铭记的葬埋,让他的卧病妻子康斯坦莎于晴日再去祭奠,竟然找不到他的安处。直到今日,维也纳中央公墓最醒目的贝多芬墓与舒伯特墓之间,鲜花与草坪之上矗有莫扎特的碑体,但那不是他真正的葬身之地,只是一个纪念标志而已。
虽然人生充满不幸,莫扎特的音乐却鲜有阴影。几百年来,人们在聆听莫扎特的音乐之后,总是以这样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感受与认知:“明快的”“明亮的”“欢愉的”“轻盈的”“晶莹的”“绝美的”“平静的”“真挚的”“阳光的”……特别是“阳光”这个词,总是与莫扎特的音乐紧系在一起。于是,莫扎特才有了音乐世界“永恒的阳光”的赞誉。这就是他“从未老过”的注脚,也是他的生命和他的作品的永恒与不朽。(李近朱)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原文链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9-08/20/content_12150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