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教育

高效的艺考集训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19-08-30 16:59:27 丨 来源:北国网 丨 责任编辑:杨海乾


近年来各省市艺考政策发生较大变化,艺考形势也更加严峻,多省联考(统考)时间较往年有所提前,留给音乐艺考生备考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为提高竞争力,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大部分的艺考生会集中在考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选择到专业的艺术培训机构进行集训。力求在集训过程中,夯实基础,快速提升专业水平,突破自我,在最终的艺考中稳定发挥,获得进入理想院校的“入场券”。

那么,是否参加了集训就一定能顺利考入理想院校呢?在集训期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杭州知名音乐培训学校悦点教育教务主任结合多年的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经验,给予如下几方面建议:

一、关注艺考的动态和考试形式

每年12月份左右,全国各省市艺术联考陆续进行,校考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无论是联考还是校考,具体到考试形式、考试内容,都与当年的艺考动态息息相关,而且组织校考院校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学生要及时了解艺考政策的变化和不同院校的考试形式的差异,结合专业的进度、老师的建议,调整备考的内容和方式。

二、合理安排、规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

集训对学生备考的效率要求高,所以科学的备考计划必不可少。学生在集训期间,首先应该对自身水平有所了解,最好通过专业测评,明确能力定位,然后基于自身实力和发展潜力,结合事先了解过的艺考动态,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优势,明确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确定考学目标并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

悦点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备考计划的制定,而且,悦点的老师们会根据学生近期几次的模拟考试、回课情况等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计划。在悦点看来,科学规划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动力,而且使学生清楚备考的重点,有目的的强化专业,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容备考。

三、讲究学习方法

明明时间也花了,看起来努力又刻苦,但专业水平就是迟迟不见提高?学习最怕的就是做无用功。所以在集训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学习方法。

与其他考生不同,音乐专业的学习对练习的要求很高。俗话说,三分学,七分练,练习效率直接影响专业的进步程度。因此,在集训的过程中,应该争取做到高效率的练琴。特别是在考学中需要演奏的专业,日复一日的有效练琴更成为重中之重。

但这往往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作为悦点教学管理的重要一环,陪练辅导的重要性总是被学生和家长忽略,但其实陪练老师不仅能教会学生练习的技巧,还能及时指出学生在练琴过程中错误,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练琴效率。

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在集训初期会有这样的一类学生,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却无法放正心态,急于求成,不愿意静下心来练习基础。在这里悦点的老师特别强调:如果想要在集训期间快速提升专业水平,保持“空杯心态”很重要,虚心踏实,跟着专业老师的步调走,在老师要求慢练的时候,不为了炫技自己加速度;在老师要求先练习基础指法再练习曲目时,不要只学曲目而放弃基础的练习时间。

悦点的老师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都了然于胸,不论是安排的练习节奏还是选的曲目,都是基于学生特点、曲目难度、往年考试期间曲子出现的频率等现实情况做出的具体规划,所以,集训期间,一定要放平心态。

五、同步文化课学习

校考院校持续减少,承认音乐联考成绩的院校越来越多,且承认联考成绩的院校,逐渐纳入平行志愿录取加大了艺术生对联考的依赖也增加了艺术生文化课的压力。由于集训时间相对较长,因此集训期间的文化课学习是很多学生和家长担心的问题。长时间中断文化课学习,可能会导致文化知识断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尤其不利。所以,在集训期间也不能落下文化课的学习。最好能把握好专业课学习之余的时间,坚持温习文化课程,让文化课学习同步。悦点教育的老师表示,取得专业有效合格证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被理想大学录取艺考才能画上圆满句号。

六、报考——有保有冲

集训的最后冲刺阶段,千万要注意报考的问题。报考学校是否对应学生的能力水平,报考学校的时间是否冲突......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艺考录取。

很多同学在校考报考的过程中总是抱着多多益善的心理,盲目选择校考学校,这样不仅会在忙碌奔波中消耗考试的精力,也不利于单场考试的发挥。根据专业水平、考试内容、报考形式等报考相应学校尤其重要。

在悦点,临考之际有从事艺考培训多年的老师进行报考指导,在把握总体艺考趋势的前提下,为学生选择更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有保有冲,让考生的努力不至于因为最后的报考不当而付诸东流。

音乐艺考集训期间要注意的不仅仅是这些问题,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学生最终的录取结果。悦点教育l从前期的考生备考方向,到贯穿整个集训过程中的科学的学习规划,再到后期的志愿填报,每一个关键环节都严格为艺术生把关,切实为考生解决过程的每一个问题。

原文链接:

http://qiye.lnd.com.cn/pinpai/103526.html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