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教育

艺考生复读背后的考量维度

发布时间:2019-09-02 16:56:53 丨 来源:北国网 丨 责任编辑:杨海乾


又是一年开学季,有人怀抱着希望奔赴人生的下一个站点,有人在原地驻足停留。在这金秋九月,悦点音乐教育接到很多希望复读的咨询:有纯文纯理学生落榜,高复选择艺考,为来年争取更多的选择机会的;有校考发挥失常,未能拿到有效合格证的;有合格证在手但因高考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而与中意的大学失之交臂的;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填报志愿的不科学导致落榜的。

此前,在知乎上曾有应届高考生围绕“高考失利”的话题展开激烈讨论,其中有一个回复是“我是艺考生,我曾想过选择艺考之后我的人生会多出很多种选择,我可以选择去综合性的大学进行全面发展,也可以奔赴艺术氛围浓郁的音乐学院进行深造,如果家里支持的话,我甚至想过去国外领略丰富多彩的世界,但一切的想法在我得知自己连有效合格证都没有获取的结果后,戛然而止。整个夏天我都在思考要不要高复,和家里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个回答或许说出了很多艺考生的心声。

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高复呢?答案是否定的,判断自身是否适合复读,还需结合学生学习水平、心理状态、经济条件、家长意见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衡量。

为此,杭州权威音乐培训学校悦点教育的资深教务老师常老师结合多年培养艺考生的教学经验和以往艺考高复学生的案例经验,就“艺考生高复”系列问题给出指导意见:

哪些人适合复读?

1、文化课特别好的考生:复读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文化的压力,艺术生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比较短,而文化课太薄弱其实对考学是不利的。文化的压力没有了,才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放在学习专业上。

2、志愿填报失误的考生:七分靠成绩,三分靠志愿,报考也是一件大事呀。每年志愿填报结束后,出现各种意外情况的考生不在少数。报错学校志愿的、报空滑档的,对自己的结果甚是不满意的考生,如果文化、专业都尚可,此类考生也可以考虑复读。有多少高分考生会甘心上一个自己报错的学校呢?

3、不达目的不甘心的考生:复读,首先是考生自身有这个意愿。艺考存在一定运气的因素,可能考生在考试中没有发挥自身实力,或者评卷有不公的地方,这些可能都存在。也或者考生觉得再来一年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对现状不甘。这种情况,在想清楚复读要面对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好或坏的结果后,如果愿意面对和接受这些情况,那么还是建议复读,不要让自己遗憾。

悦点教育教务主任特别提醒:对于之前学习文化课(普文普理),高复选择艺考的学生来说,判断自身是否适合艺考高复需要考虑的层面有更多。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部分学生选择艺考高复将意味着成为零基础艺考的学生。当然,这其中不乏有小部分学生或许具有一定的音乐表演经验,但艺考考学和学生时代的舞台表演的确是两码事。专业院校对其评判标准、考核内容、要求水准都非常严格。所以,针对文化课比较好的复读生来说是以校考为目标,还是以省联考成绩为目的发挥文化课的优势也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其次,选择高复的零基础艺考生需要在近6个月的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艺考专业课的学习,快速提升音乐专业水平。时间短,要求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都要综合考量。

此外,艺考集训期间投入的经济付出远高于纯文化学习,家庭经济条件是否能够支撑,父母是否支持等客观因素也需要得到重视和衡量。 

决定复读的学生,在选择培训机构应该注意什么?

对于二次启程的艺考生来说,除了确保保持努力、奋进的状态之外,选择高复的培训学校/机构同样不容忽视。一般考量的维度分为以下几个层面:考量院校往届有无真凭实据的学员成绩,学生和家长可以查询培训学校是否敢于在官方、权威的媒介例如报刊、网页、媒体上公开刊登所报之数的大批学员的资料;考量师资团队实力是否雄厚:师资团队对于任何一位高考学生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元素,作为杭州升学率最高的音乐培训学校之一的悦点教育,实战能力出色的教师队伍便是他们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悦点的老师介绍道:“艺考不同于其他培训,专业性更强,要求更高,需要更加专业、全面的师资团队。普通机构的专职老师是无法满足艺考生的考学需求的,所以,我们对老师专业水平要求是非常高的。”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参考往届学生的真实评价亦是一个不错的参考维度,如果好评率能够高达80%,那么往往是“心之所向,故而赞扬”。 

“高复”这个词相信所有寒窗苦读十余载的学生都不愿遇见,但我国每个省市每年的高复学生群体数量还是较为庞大的。相信相较于“将就”,大家都更向往勇敢追求。青春无畏,再来一年的“悬梁刺股”,又何妨?如果有高复想法的学生还是无法捋清自己是否适合艺术高复,针对艺考学习无从下手,诸如此类问题,可以搜索悦点教育,联系专业考学测评的老师,进行免费一对一测评分析。

原文链接:

http://qiye.lnd.com.cn/qiye/104068.html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