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聚焦

乌兰牧骑:马背上的“文艺轻骑兵”

发布时间:2019-09-03 15:29:25 丨 来源:广州日报 丨 责任编辑:杨海乾


马背上的“文艺轻骑兵”

60多年为牧民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正蓝旗乌兰牧骑是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最悠久的乌兰牧骑,仁·斯琴巴特尔是现任正蓝旗乌兰牧骑的队长。早在1987年,他就加入了正蓝旗乌兰牧骑。他告诉记者,过去60多年来,乌兰牧骑扎根于人民、活跃在大草原上,每年演出场次达到100场以上,既弘扬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又丰富了农牧民的文化生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一年下乡演出100多场

过去一年,斯琴巴特尔很忙。他和正蓝旗乌兰牧骑累计在城镇、嘎查村、社区、敬老院等地下乡演出100余场次。为了助力脱贫攻坚,正蓝旗乌兰牧骑过去一年还先后到贫困嘎查村开展了慰问演出30余场次。2018年,活跃在锡林郭勒草原上的13支乌兰牧骑在城乡演出1200余次(场),覆盖城乡群众100余万人次。2018年,《我的乌兰牧骑》入围2018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农牧民把我们当亲人”

“正蓝旗乌兰牧骑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是1957年9月25日成立的,是原来的文化工作队。”斯琴巴特尔告诉记者,在蒙古语中,乌兰牧骑意思是红色的嫩芽,它总能把党和政府的方针和各级政府的政策、号召,融入演出的节目,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文艺宣传队。

斯琴巴特尔告诉记者,今年乌兰牧骑的演出条件跟30多年前自己刚入队时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队员们外出演出,很多时候都是骑马,或者用一辆平板车装上演出设备,人跟在车后面。尤其到了冬天,天寒地冻,大雪封路,由于草原上的道路崎岖不平,下乡演出的过程非常辛苦。往往赶路就需要一个月。一个月里,队员们边吃干粮边休息。

多日跋涉,好不容易到达牧区,演出条件也非常简陋。演出并没有正式的舞台,观众们很多时候都是围坐在草地上观看。唱着跳着,表演就变成一个大聚会,牧民们都会加入进来跟着演员们一起唱一起跳。冬天就在羊圈里面演出,一来羊圈是围起来的,二来羊圈稍微暖和一点,风小一点。有时在牛棚里面演出,牛棚里面点上煤油灯,不会被吹灭。当时没有灯光,就用木头棒子绑上旧衣服,蘸上柴油,拿出去挂在外面的铁丝上,就是舞台灯光。但夏天时就比较麻烦,因为虫子趋光,台上演员有时唱着唱着,虫子就飞到嘴里,但表演不能停,吐了转身接着唱。演出结束后,柴油燃烧后的烟气把腮帮子和脸都熏得黑乎乎的。大家哈哈大笑。演出结束后,便借用当地群众的马车赶到下一个演出点。

演出条件虽简陋,但并没有影响到牧民的热情,有时两个小时的演出会在牧民们“再来一首”的欢呼声中延长至3个小时。演出完后,大伙儿帮助他们把演出道具收拾妥当,才不舍地离开。演出的艰辛也从未让斯琴巴特尔退缩,在他眼中,农牧民就是自己的亲人。

在演出之余,队员们还要为牧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并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比如,帮助牧民们搭建房子、搭大棚、修电器等,这也成为乌兰牧骑精神的一部分。斯琴巴特尔表示,今天的乌兰牧骑队员们继承了老队员们留下的传统,每次到农牧民家中,都深受他们欢迎,和农牧民们热情地拉家常,对于农牧民们的生活情况也更了解了。

生活在农牧民中间

30多年来,斯琴巴特尔一直以一名乌兰牧骑队员的身份而自豪,因为这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队伍。作为乌兰牧骑老队长的殷珠色曾向斯琴巴特尔讲述过乌兰牧骑的辉煌故事,至今,斯琴巴特尔都难忘。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从全区挑选12名乌兰牧骑队员,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正蓝旗乌兰牧骑有3名队员被选中,进北京演出。一时间,整个乌兰牧骑一片沸腾。

斯琴巴特尔也是因为乌兰牧骑才走上了艺术的道路。他说,在消息闭塞、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乌兰牧骑带给牧民的是精神上的慰藉,乌兰牧骑的演员在牧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从那时起,加入乌兰牧骑就成了他的梦想。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他终于加入了进来,成为一名马头琴乐手。

斯琴巴特尔表示,随着今天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乌兰牧骑如何能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创作出农牧民们爱看的节目,对乌兰牧骑队员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好在经过60年的发展,乌兰牧骑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他感慨地说,30年前下乡演出,四五个人骑着几匹马就出发了,现在一支队伍至少都在十多人,最多的时候有40多人。如今活跃在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一共有70多支,队员达到上千人。

乌兰牧骑队员很多都经过专业的训练,装备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仅有了旋转舞台,还加入了绚丽的声光电技术,演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了让队员们创作的节目更加接地气,正蓝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每年有一半时间活跃在草原上的农牧民中间,与他们同吃同住,一起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在表演的同时,也寻找创作的灵感。

“农牧民在哪,舞台就在哪”

在仁·斯琴巴特尔看来,表演队的创作灵感也都来源于农牧民,把生活融入了艺术中,他们是在用牧民们的语言演出,这也是乌兰牧骑能够长盛不衰的秘诀所在。

斯琴巴特尔表示,现在乌兰牧骑的表演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以分散演出、流动演出等多种形式,满足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厂矿、学校、敬老院等地广大群众的新时代文化需求。乌兰牧骑常年奔走在基层,活跃在生产生活第一线,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也传播了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农牧民们也用一个个生动而感人的故事滋养了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创作灵感。演出中最常见的打草舞、接羔舞、剪羊毛舞、丰收舞,都是根据农牧民们生产、劳作的场景创作出来的。正因为带着“露珠”和“泥土味”,贴近农牧民生活,才赢得了农牧民们的欢迎。接下来,正蓝旗乌兰牧骑将以农牧业生产、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生态保护、孝老爱亲等为题材开展创作,讲述大草原农村牧区的新变化,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故事。“农牧民在哪里,我们演出的舞台就在哪里。”

原文链接:

http://sxhrtx.yejuzhi.net.cn/yejuzhi.php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