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风国韵

大国首都的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19-09-30 09:32:04 丨 来源:北京日报 丨 责任编辑:杨海乾


(一)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风范的展示,是城市风韵的表达,是城市风貌的象征。文化,是北京魅力所在。

作为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的城市,北京文脉悠悠千年,绵延不绝,见证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新中国成立,北京如何“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古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道格外复杂的“应用题”。

70年,栉风沐雨,一座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彰显现代文化魅力的大国首都,做出了最好的解答。

(二)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一座城市,只有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达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1952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在《北京日报》发表文章感慨,“这种空前的盛事和戏曲界大会师是过去所不能想象到的,只有在人民政府领导下才有这个可能。”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北京继续焕发神采,并在新世纪迎来发展春天。《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相继出炉,支持传统文化艺术搭上新时代的城市发展之舟,与这座城市共同繁荣发展。

如今的北京,长安大戏院是全国公认的戏曲最高舞台;北京京剧院把京剧唱到了美国林肯中心、俄罗斯的马林斯基剧院等世界艺术殿堂;北方昆曲剧院把昆曲唱到了联合国、唱到了阿维尼翁艺术节;建于1440年的法海寺,精美的壁画因为保护良好变身“网红”;昔日的天桥杂耍,如今则成为在世界舞台上令人惊艳的“俏花旦”……今年8月,京剧谭派艺术研究所在北京京剧院揭牌。这意味着传承七代人的京剧谭派艺术,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和研究。旧时代的玩意儿,变成了新时代的艺术;旧时代的艺人,变成了新时代的艺术家,各门类传统文化艺术都在北京发展中拥有全新成长空间。

(三)

美好生活基于物质殷实,也必然寓于精神丰富。物质和文化如同鸟之两翼,缺一不可。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提出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要求坚持和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不仅明确了北京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也为北京市加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

北京,是中国剧场最多的城市,也是中国影视生产的高地,还是互联网文化的大本营。舞台演出、影视创作、文学出版、艺术展览、动漫游戏、群众文化……北京不光生产制作众多文艺精品佳作,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推动着城市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丰富着老百姓的精神食粮。而在这背后,是一套从长期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和策略。

北京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促进艺术精品生产,建立文化艺术基金、剧目排练中心、剧院服务平台,从前端、中端、后端进行全面扶持。可以说,每一个文化行业领域都有相关完善的政策保障,为精品力作的一颗颗种子育苗、培土、催肥,全面保驾护航。良好的基础,推动精品的生产,北京的文艺精品力作层出不穷。近几年观众和读者熟悉的电影《战狼Ⅱ》《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最美的青春》,舞剧《天路》,小说《北上》等作品都出自北京文艺院团及文化企业。

2019年8月19日,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在京召开,北京共有10部作品入选,再次位列各省区市之首。这些精品力作以动人的旋律、直抵人心的文字、动人心魄的影像和声音,彰显着大国首都的文化实力。

文艺创作,人才是关键。从政府主管部门到民间协会,北京形形色色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正在积蓄新动能。一个创意,能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孕育成一部影院里卖座的大片;一个剧本梗概,能借各类平台孵化成获得大奖的戏剧作品;一个热爱文艺的年轻人,只要有能力有才华就有足够多的扶持力量助其成长、为其提供平台……首都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库正在慢慢建立,广纳体制内外的优秀文艺人才,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储备力量。

(四)

“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发挥北京文化中心的作用,需要因循传承,也需要开拓创新。于古人而言,我们是传统文化的“守夜人”;对后人来说,我们还应是创新文化的“开拓者”。

2005年12月,北京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如新笋出土,飞速成长。自2006年以来,本市共出台了96项与文化经济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通过推动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文化经济发展提供健康、可持续的内源动力。

“十二五”以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主动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文化产业作为北京重要支柱产业,占GDP比重始终保持增长态势,从2004年6.4%提升到2018年近10%,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收入1.07万亿元,是2013年的2倍。

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000多家,全国文化领域独角兽企业来自北京的有一半以上。你看信息的今日头条、刷短视频的快手、追热播剧的爱奇艺、购买电影票的猫眼、去旅游的马蜂窝等,都是北京的文化品牌平台。

北京市还出台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市级文创园区认定管理等政策文件,着力构建文化产业功能区、市级文创园区、示范园区、文创街区等多层次、立体化的文化产业空间体系。798、751、铜牛、郎园……一座座老厂房“变脸”成为充满时尚感的文创产业集聚区。

北京市“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力争达到15%,产业支柱地位更加巩固。北京文创产业蓬勃发展,必将成为助推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五)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实现城市保护与城市有机更新相衔接,是首都的职责。

在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城市规划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一直是一项重要内容。上世纪九十年代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北京古都风貌保护的十项原则,包括保护和发展传统城市中轴线、保持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郭平面、保护与北京城市沿革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保护古树名木等;2001年北京市提出,首都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符合古都风貌保护的要求,当建设与保护发生矛盾时,建设必须服从保护;2002年出台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已确定的北京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础上,又确定了第二批1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2005年,北京出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让古城保护有了法律撑腰。

此外,《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发展规划》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首次扩展到市域范围,这期间北京市先后投入超过12亿元,并引导超过50亿元的社会资金用于古都风貌保护;2010年10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为名城保护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更是大力推进故宫、天坛、颐和园、周口店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推进中轴线申遗和老城复兴,推进胡同和四合院、会馆、名人故居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使“老北京新气象,老胡同新生活”成为今天北京的生动写照。同时,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建设,着力构建历史文脉与生态环境相互交融的城市风貌。

在北纬40o上下的世界各大城市,只有北京是历经3000多年而不衰的都城——这样一座贯通了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城市,延续文脉,承载乡愁,必将走得更远、更辉煌。

(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获得感的内涵和外延超乎想象地拓展,精神文化需求的份额加速度上升。北京身为全国文化中心,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最新的文化建设成果,不断地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到个人。

70年来,北京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从强到优,不断适应市民从基本享有文化服务到享有高品质的文化服务的转变过程。

1979年,卡拉扬率柏林爱乐乐团来京演出引发轰动,听众几乎全是国内专业音乐工作者;1998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办,世界古典音乐艺术有了“中国平台”;2007年,国家大剧院开门营业,世界级名家名团名师熙来攘往;2018年,首都演出市场再创新高,演出场次达24684场、观众达1120.2万人次、票房收入17.76亿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看露天电影还是北京老百姓最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1994年,第一部进口分账大片与北京观众见面。截至目前,北京共有影院329家。博物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14家增加到今天的179家,公园由五十年代的6个增加到今天的700多个。149家大小剧场、329家电影院、5800多家公共图书馆、上万家文化馆站遍布京城。

北京的文化生活,不仅是剧场、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院里的阳春白雪,还能够“下沉”到城市每一个细微的肌理中,各级文化惠民工程、全国领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全市人民共享城市发展的文化福利。

北京市持续七年实施“北京惠民低价票演出补贴”政策,让更多百姓走进艺术殿堂。2012年至2018年,本市累计共有66个剧场申报补贴演出11349场,实际售出100元及以下低价票共计290余万张。藏在胡同里的博物馆、剧场,开在家门口的图书馆、24小时书店,把阅读变成分享的“北京阅读季”,数字文化馆的海量在线文化资源等等,都成为市民乐享文化的重要途径。

坚持顶层设计,对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从单纯依靠政府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形成,文化在北京老百姓身边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十五”期间,北京文化事业投入由2001年的7.3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5.88亿元,年均增长16.72%;到了“十二五”期间,北京公共文化体育共投入735.5亿元,2015年比2010年增长137.5%。如今,北京已建成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达到7131个,覆盖率98.85%,实现了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影响力,归根到底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中国向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北京作为首都,时不我待,重任在肩。

未来已来。2035年首都北京将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最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未来。

大事记

2019年

北京出台《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旨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传承北京历史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2017年

北京文化企业出品的电影《战狼Ⅱ》,票房达到56.39亿元,位居中国电影票房榜首。随后几年,占据票房前列的《红海行动》《流浪地球》也都由北京的文化企业出品。

2014年

北京市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共文化设施达到7131个,覆盖率98.85%,实现了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2012年

北京推出演出低价票政策,通过政府出资购买服务,鼓励剧场设置低价票区域并适度给予补贴,保障演出团体、剧场、观众三方均能受益。

2009年

北京成立“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拟订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规划和措施;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抢救、研究、保护和整理的相关工作;拟订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等工作,让北京的非遗保护掀开新篇章。

2007年

国家大剧院落成,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上演歌剧、音乐会、舞蹈、戏剧戏曲等门类的高雅艺术精品。经过十余年的经营,这座剧院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

2005年

北京市委做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大决策。自此,文化产业作为北京重要支柱产业,占GDP比重始终保持增长态势,从2004年6.4%提升到2018年近10%。

2002年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出台,在已确定的北京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础上,又确定了第二批1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

1991年

首届文华奖举办,北京出品的话剧《天下第一楼》、京剧《画龙点睛》获得多个奖项。

1982年

林兆华执导,北京人艺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首演,拉开了国内小剧场话剧繁荣发展的序幕。

1981年

首都博物馆正式开馆,原址在北京孔庙。2005年位于长安街西延长线上的首都博物馆新馆开馆。

1979年

由北京市京剧团和北京京剧团组成的北京京剧院成立。剧院阵容强大,名角荟萃,流派纷呈,剧目丰富。

1958年

北京舞蹈学校演出《天鹅湖》,这是新中国第一次自己排演大型芭蕾舞剧。

1950年

北京文联成立,老舍任主席,此后历任主席分别有曹禺、杨沫、管桦、金铁霖、陈平等。(牛春梅

原文链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9-09/30/content_12421006.htm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