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为时代放歌 为城市铸魂

发布时间:2019-10-18 11:26:49 丨 来源:人民网 丨 责任编辑:杨海乾


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莫扎特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

荷兰国家芭蕾舞团全明星之夜,汉斯·范·曼伦作品集《大师颂》。

上海沪剧院沪剧《一号机密》。  资料图片

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养成,离不开永不停滞的传承与创新;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史实中,也永远不能缺少锐意创新的勇气和向着光明不懈追求的精神力量。

以当代艺术手法创作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采,今年,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开幕演出将由大型杂技剧《战上海》担纲,观众的目光将聚焦这部用艺术体现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作品。

原创新作勇挑大梁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5年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不断扩容原创首演剧目体量,在刷新文艺创作“上海速度”的同时,融合海派范式、国家表达与世界语汇,汲取全球精品力作引领城市先声。

3年前,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中心委约,90后新生代作曲家龚天鹏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为主题背景,创作交响合唱作品《启航》。今年艺术节再次委约龚天鹏创作了第十一交响曲《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从上海视角诠释新中国的光荣历程。

今年艺术节7台全球首演的作品中,沪剧《一号机密》围绕地下党员默默守护党的机密文件展开,上海沪剧院的青年骨干的表演新突破,为红色舞台作品中的革命者行列增添了新形象。

近5年的艺术节开幕大戏与闭幕压轴巨作中,原创新作勇挑大梁,集“中国创造”与“上海制造”之大成,“现象级”作品涌现。这背后,是艺术节时刻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为己任的初心与坚守。

精品力作层出不穷

5年前,反映上海城市历史的原创歌剧《一江春水》在全球首演,以“中西合璧,融会贯通”的精神在文艺创作领域突破藩篱。交响舞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全国首演,成为当年国内外演出界的文化盛事。

在“上海语言,中国语言,世界语言”日渐融合的当下,全球精品力作已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每年留给大家的惊喜。

从2016年的《海上生民乐》到2018年的《共同家园》,中国民乐作品完成了华丽转身,成为国际语言和民族语言融合表达的生动案例。《海上生民乐》于2017年来到希腊,在中希建交45周年之际进行专场演出,2018年又走进了塞万提斯艺术节。《共同家园》一经问世,便受邀参加首届进博会。

去年,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音乐会首次驻场上海,在音乐总监里卡尔多·夏伊的带领下,极具创新性的演出,成就了许多上海乐迷的音乐梦。

今年,上海京剧院新版京剧《大唐贵妃》与艺术节再续前缘,时隔18年后将再次登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时代气息融于国粹艺术,让中国传统艺术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反映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追求。

创作跑出“上海速度”

5年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原创首演作品的比例领跑全国。2014年起,国内优秀原创剧目矩阵式初露锋芒,首次占到参演节目总数的1/3。自此,这一比例每年不断被刷新,跑出文艺创作的“上海速度”。到目前,优秀原创剧目已占参演节目总数的近一半,全球首演、亚洲首演、上海首演作品一部接着一部。

2014年,第十五届艺术节的委约作品《女书》领衔开幕演出,并亮相智利圣地亚哥戏剧节,之后,远赴澳大利亚澳亚艺术节、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节演出。

2019年,作为“聚焦中国”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和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联合委约、联合制作的杨丽萍现代舞剧《春之祭》首度亮相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就获得满堂喝彩,成为本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票房销售最好的剧目之一。

个性鲜明的中国艺术家们跨越东西方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创作方式成为国际舞台上一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如果说海派的大型杂技剧《战上海》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传承创新5年间的一个“现象级”缩影,那么,更多值得期待的作品正在酝酿。

原文链接:

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9/1018/c1013-31406538.html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