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敦煌儿女》剧照。(央广网发上海沪剧院供图)
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 (记者方永磊)11月15日至18日,上海沪剧院携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和经典沪剧《雷雨》先后上演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和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给北京人民带来别样的海派文化。这是上海沪剧院连续第四年在北京大学和梅兰芳大戏院演出,也是首次登入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被称为“敦煌女儿”。北京大学是樊锦诗的母校,是对樊锦诗的人生有着重要意义的地方,也是她铸造“敦煌梦”的起点。去年,《敦煌女儿》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首演,吸引了1500多名北大师生购票观看演出。
樊锦诗的饰演者茅善玉表示,相比去年在北大的演出版本,今年《敦煌儿女》在“数字敦煌”部分的舞台表现上做了新的探索。大漠、飞天、卧佛、禅定佛陀等敦煌元素通过多媒体投影呈现于舞台,让观众更直观的看到了壁画是如何通过精密的数据完整保存下来,也让大家更了解了樊锦诗在“数字敦煌”上作出的巨大贡献。
据介绍,上海沪剧院历时八年打磨的《敦煌女儿》,有望延续沪剧电影实景拍摄的模式,计划在明年被拍成8K全景声沪剧电影,舞台上一些难以展现的莫高窟实景、大漠风情等都将通过影像画面进一步丰富补充。
在观剧过程中,青年学子为樊锦诗的人生经历而感怀,大家纷纷表示,能甘守寂寞为国家奉献青春的“敦煌精神”是激发他们朝着理想奋斗的源源动力。除了《敦煌女儿》以外,此次上海沪剧院的经典沪剧《雷雨》也将先后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和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曹禺先生曾在“水木清华与《雷雨》”一文中写到:“从下种到结出果实,大约有五年,这段写作的时光是在我的母亲——永远使我怀念的清华大学度过的。”清华的几年对于曹禺来说,是创作积累的时期,也创作出《雷雨》这部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戏剧真正成熟标志的作品。沪剧曾改编过许多曹禺先生的作品,其中《雷雨》是最为广大观众喜爱的“里程碑”之作。
图为《雷雨》剧照。(央广网发上海沪剧院供图)
在所有的《雷雨》改编版本中,曹禺本人对沪剧《雷雨》也十分认可,并表示在根据话剧本改编的所有戏曲里,沪剧是最好的。1938年申曲前辈艺人施春轩就以幕表戏的形式演出过《雷雨》,从此“西装旗袍戏”闻名的沪剧舞台上的《雷雨》改编演出就没有停止过。沪剧名家丁是娥、解洪元、王盘声、杨飞飞、石筱英、邵滨孙、袁滨忠等都曾成功演绎该剧,为现在《雷雨》的演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上海沪剧院重新修改排演《雷雨》,在“尊重原著、忠于原作”的基础上,改编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观众。著名导演曹其敬在执导该剧时,在完整保留1959年版中“盘凤”“花园会”“吃药”“撕支票”“四凤独叹”等大家耳熟能祥的唱段基础上,着重体现人性、人情和人文精神。特别在第五场的高潮,当真相大白,悲剧命运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安排了沪剧舞台上很少见的五重唱,这段极具音乐性的演唱为该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强化了戏剧冲突。同时,结尾时那风雨交加的雷电,更是惊心动魄,将整个戏推向了高潮。
戏曲电影是中国特有的电影片种,是有鲜明民族审美形态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为了更好地传承戏剧文学经典和沪剧表演精粹,沪剧电影《雷雨》通过实景拍摄,展现了许多在舞台上未充分展示的原著中的经典场面。2020年是曹禺先生诞辰110周年,上海沪剧院计划带着沪剧电影《雷雨》再次走进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图为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为青年学子签名留念。(央广网发上海沪剧院供图)
近年来“戏曲进校园”得到了国家和全社会大力的支持和关注,沪剧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校园之路。2016年,上海沪剧院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达成三年合作计划,先后带着《邓世昌》《雷雨》《敦煌女儿》三部作品登入北大校园。沪剧在北大赢得了高口碑和高票房的双丰收,还先后举办了“从《敦煌女儿》看沪剧的创新和坚守”以及“听上海声音,讲敦煌故事”两场主题讲座,在北大逐渐形成了一批沪剧粉丝群体。
如今,三年合作计划成功续约,在下一个三年,沪剧院将携手共同参与筹建的北京大学浦江发展协会,结合导赏、演出、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推出更多高品质剧目的同时,让海派文化浸润北大校园。
原文链接:
http://ent.cnr.cn/zx/20191114/t20191114_5248588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