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沙龙

人工智能时代 科技将把艺术带向何方

发布时间:2020-02-04 11:21:41 丨 来源:央广网 丨 责任编辑:郑乾


艺术,因蕴含人类情感及其独创性,被视为人工智能时代中人类的最后一块领地。而在运用“GAN”算法绘制的画作拍出300万高价之后,关于人工智能与艺术关系的探讨越发激烈。如果绘画、诗歌、音乐、舞蹈不再出自人类情感,而是来源于机器的随机“创作”,你还能接受这样的艺术吗?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将把艺术带向何方

日前,由中国文化报社理论部主办的第31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在京举行,来自文化艺术界、科技界以及“互联网+艺术”平台的多位专家学者就“AI时代的艺术边界”进行了探讨。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致辞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具有超强的图像与形象的制作能力、经过图像学习、储存和分析,人工智能不仅在模仿性的图像制作上占有优势,也逐渐在思维性的图像创作上体现优势。

随着AI创作的文化艺术作品越来越多,包括AI“艺术家”在美术馆举办画展,AI“乐队”在舞台上表演……那么,人工智能的“创作”是否能称之为艺术呢?

“我们目前不用担心人工智能的图像作品拥有个性的风格而取代艺术家的存在,但对人工智能的运用、借助人工智能创新图像生成语言,对于拓展艺术形式有着广泛的意义。”在范迪安看来,“人机互动”“人机互补”“人机融合”,使人的智能与机的智能深度结合,将有助于开创图像世界新的景象。

据了解,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正式将“艺术与科技”设立为央美第22个本科专业,并通过举办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EAST科技艺术季等学术活动逐步形成了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平台。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将把艺术带向何方

“一个艺术家可能不再是一个图像本身的创作者,而可能是一个生成图像系统和算法的创作者。”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策展人费俊认为,科技对艺术与设计的实践,可能会在创作价值、创作场域、创作方式、创作输出等方面带来影响,“未来,我们会越来越多的看到基于系统和算法的艺术输出。”

论坛上,费俊展示了他“从事艺术创作以来的第一件雕塑作品”——一个基于时间的“数据雕塑”,作品展现了三位京剧表演艺术家武戏打斗时的一个场景。“它的生成方式是因为有了数据,这不仅是一个形态上的变化,而是彻底改变雕塑创作的一种方法。换句话说,没有这个数据就没有这个雕塑的存在。”

工学博士后、北航副教授韩倚云,以航天宇航技术、智能机器人、工程可靠性、诗词与科学为研究方向,同时她还喜欢吟诗作对,是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在她看来,独创性是艺术和科学共同的生命,二者互相促进,而非相互否定,科学家的科研思路,很多都是来自于艺术家,而科学总体水平的提高,会促进艺术水平的提高。

“艺术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将不是简单的取代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关系。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融合正是要创建一种跨学科的交互式共生模式,并形成跨领域的产业创新成果。”范迪安道出对艺术与人工智能、艺术与科技关系的理解。

范迪安表示,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实践也将产生新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思想价值、伦理价值,而这种跨学科实践需要新思维、新方法、新模式、新工具和新资源,需要汇聚来自艺术界、科学界、教育界和产业界的多维能量,共同推动全球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建构跨地域、跨领域的文化创新共同体。

原文链接:

http://ent.cnr.cn/zx/20200204/t20200204_524959765.shtml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