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聚焦“脱贫攻坚”这一主题,扶贫剧还有更多的创作空间

发布时间:2020-04-07 09:06:12 丨 来源:新华网 丨 责任编辑:郑乾


近期,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做好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创作播出工作的通知》,同时公布22部脱贫攻坚题材重点电视剧名单。这意味着,今年剧集市场的重点之一将聚焦“脱贫攻坚”这一主题。

3月16日,央视率先开播扶贫题材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两天后,《绿水青山带笑颜》紧随其后在湖南卫视黄金档开播。

在政策“扶持”下,扶贫剧如何讲好一方水土的一方故事呢?

真实的、全新的新农村

“在众多扶贫题材的项目中,本剧视角比较独特”。扶贫剧《绿水青山带笑颜》是一部“年轻人返乡创业的田园风青春励志剧”。

2019年6月,本剧总导演刘流将《绿水青山带笑颜》项目推荐给了万达影视新媒诚品总经理尹香今。而此前,她已经看了十几个扶贫题材项目,但都不太满意。

“一是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开民宿,促进当地旅游创收;二是发扬当地的传统工艺,引入新的经营理念,让其焕发新生,这两者都体现了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新思路,即用知识从根本上改变乡村面貌。”担任该剧总制片人的尹香今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作为影视创作者,我们要用新的创意和想法,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关注主旋律作品。”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极端贫穷和脏乱差的地区越来越少,许多扶贫剧开始强调展现乡村的山水之美。

“博山的自然风光、人文风貌、历史文化,以及琉璃、陶瓷等产业,与剧情可以高度贴合。我们希望这部戏播出后,博山的网红公路会更火,传统工艺产品也能更畅销。”尹香今介绍说,“当地政府高度支持,确保拍摄顺利进行。剧中的民宿也是由当地企业家出资搭建,戏拍完后就会开业迎接客人。”

如《一个都不能少》导演白永成所说:“我们想做的,是让观众看到一个真实的、全新的中国新农村。它不再贫瘠落后,只差‘最后一公里’,就能迈进小康社会;脱贫也不是它的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赶上政策的“东风”

去年11月底杀青,今年3月18日开播。“这部剧创造了最短过审上星记录。”尹香今告诉记者,这部剧在审查上简化了很多流程,“一路绿灯放行”。

3月10日,国家广电总局召开视频会议部署脱贫攻坚题材播出工作之后,3月13日片方就接到了湖南卫视的上线通知。随后,双方迅速签订购剧合同并顺利播出。

3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做好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创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电视台特别是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加大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购买、排播力度;另一方面,还要求各级电视台要拿出重点频道和时段,做好重点剧目播出,省级卫视黄金时段要优先排播广电总局推荐的重点剧目;并且公布了确定的22部脱贫攻坚题材重点电视剧。

“2020年是可预见的脱贫攻坚关键节点,各个卫视出于政策考量会提前布局,强化扶贫剧题材的播出需求。”尹香今所在的新媒诚品创作过多部主旋律作品,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她表示,“只要我们按节点把作品做出来,赶上政策的‘东风’,就一定会有面向市场、面向观众的机会。”

走向更为广阔的受众

邀请知名演员参演扶贫剧,是吸引更多观众的办法之一。比如《绿水青山带笑颜》是由杨烁、潘之琳领衔主演,马苏、于洋主演;《温暖的味道》由靳东饰演“乡村第一书记孙光明”,女主角则是由吴越担演;与之相同的还有孙茜、孟浩强主演的《枫叶红了》,王迅、朱墨、邵峰等参演的《花繁叶茂》以及蒲巴甲主演的《阿坝一家人》。

“要想邀请到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的演员加盟,需要靠项目、靠剧本打动他们,让他们觉得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尹香今告诉记者,“《绿水青山带笑颜》邀请到的主演都是一拍即合,愿意参演这类献礼剧,并且高度配合拍摄工作。”

“当下,有思想厚度、聚焦当下社会背景的现实主义剧集逐渐成为市场的硬需求。”一位影视从业者告诉记者,扶贫剧在故事主旨更加明确的状况下,最终还是要落到内容本身,不管是演员阵容的强化,还是创作团队的升级,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故事呈现与纪录。

以播出收视和口碑都不错的《一个都不能少》为例,在剧本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先后多次到甘肃、陕西等地的贫困村体验生活,白天与当地农民同食同劳,夜晚和基层扶贫干部彻夜长谈。发生在农村基层和扶贫一线的真实故事,最终成为该剧本的创作根基与源泉。

在“脱贫致富”这一主题之外,扶贫剧也还有更多的创作空间。

“这部剧不仅讲述脱贫攻坚,更是当代年轻人多元价值观的一场蜕变。”在尹香今看来,吸引年轻观众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有强烈的代入感,“剧中男女主都是在北京打拼的年轻人,最终选择返乡创业实现自身价值,这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真实写照。我们也希望能引起年轻人对于选择何种生活方式的思考。”。

“剧本不仅要面对市场,要有丰富的故事性,更要与时代同频共振。”尹香今认为,“只有花更多的时间打磨剧本,才有可能诞生精品力作。”陈俊宇

原文链接:

http://www.xinhuanet.com/ent/2020-04/06/c_1125818169.htm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