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革命家庭》幕后“搬”台前

发布时间:2021-01-25 12:53:01 丨 来源:中工网 丨 责任编辑:郑乾


 原标题:天津评剧院9小时舞台合成直播获网友好评《革命家庭》幕后“搬”台前

   一部舞台作品的诞生要经历什么?昨天,由市委宣传部和天津北方演艺集团重点打造、天津评剧院创排的剧目《革命家庭》通过一场长达9小时的创作过程“慢直播”给出了答案。

   建党百年献礼剧目《革命家庭》讲述革命战争年代平凡而伟大的故事,集结了文学指导盛和煜、编剧徐新华、导演张曼君、领衔主演曾昭娟等主创,该作品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

   去年12月初《革命家庭》剧组在津建组。经过连排、细排、练乐、试装等一系列工作后,昨天迎来了创作阶段的最后一步──舞台合成,即对表演与布景、灯光、化妆、服装、道具、音乐等各个部门的配合进行演练和调整。

   昨天10点,天津演艺网“方寸直播间”《革命家庭》“慢直播”启动。现场画面中,大开大合的布景映入眼帘;不一会儿,台上的演员越来越多,演员走位、灯光变换调试、道具调换,剧目创作的“进度条”一步步推进。相对于一场完整大戏的行云流水,创作过程更多是走走停停的磨合甚至失败,但舞台上的华丽惊艳,就是从这些繁琐过程中凝练而来的。这也令网友在评论区发出感叹:一部好戏的诞生真不容易,凝聚了多少人艰辛付出啊。

   “此前雷神山医院建造过程的‘慢直播’很受欢迎,这也给我们带来启发,尝试让直播技术和演艺内容更好结合。”直播相关负责人杨蕾说,“我们和天津评剧院做了深入沟通,选择了剧目已具规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进行‘慢直播’,把整个过程特别是幕后点滴,原生态传递给大家,让观众也沉浸在与剧组同步创作的状态。我们也派出了导播、摄像一共7人的直播团队,并首次采用5G技术,来保证‘源头’画面的流畅度。”

   除了纪实的舞台状态,直播还精心策划安排了丰富环节,特别是“突击式”的后台探秘,多面展现一部舞台作品的创作历程。下午三时,直播镜头来到后台服装间,天津评剧院青年演奏员朱锴成了客串主播,和服装老师张美莹进行对话。

   “咱这个戏有多少套服装?”“粗略算有两百多套,是平时演出传统戏的近十倍。”“70多位演员,为什么有200多套服装呢?”“因为角色年龄在变,服装也在变,还有很多演员一人分饰多角,都要赶场换装。”“这么多服装,哪件对应哪个演员哪场戏,您都能记住吗?”“必须记住啊!而且赶场换装也是考验。换服装、换头套,有的只有几十秒可用时间。这就需要大家默契配合,三四个人合作才能成功。”

   后台探秘,展示了服装拆改、道具制作等剧目创作环节观众鲜见的真实状态。正是每一位演职员的同心协力,对每一个环节的细致入微,相互串联才能形成完整的作品。这些幕后工作者也收获了一大波网友的点赞。

   由于后台探秘、访谈等内容非常充实,原定18点30分结束的直播持续到19点才落下帷幕。对于这次新鲜尝试,剧组成员们表示,感觉跟观众的距离更近了,舞台作品通常是完全成熟后才与观众见面,而通过“慢直播”,在创作过程中就形成了情感共振和凝聚,这更有利于剧组抱着文艺服务人民的态度投入创作。期待1月30日、31日《革命家庭》正式与观众们见面。

   记者刘莉莉摄影姚文生 

原文链接:

http://www.workercn.cn/34059/202101/24/210124203348288.shtml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