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视听大厅

以“优异”评分收官 扶贫剧《山海情》的“意外”之热

发布时间:2021-01-27 09:46:04 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丨 责任编辑:郑乾


   中新网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高凯)数度登上热搜,豆瓣评分高达9.4——24日晚,电视剧《山海情》收官,这部扶贫题材的主旋律作品以高质和诚意最终“艳惊四座”,23集完结,周遭多叹“意犹未尽”。

   一段时间以来,在评分相对苛刻的豆瓣,7分以上的剧集已经算得上是品质过关,而并未大肆宣发的《山海情》甫一亮相便以9.1分站稳阵脚,此后更是凭借高口碑热力刷屏,不仅播放率一路飙升,更将评分冲至此间新剧多年不曾达到的9.4。

   一片叫好声中,这部从题材看本不容易出彩的作品究竟怎样做到抓住观众并广泛获赞,其引发的“意外”之热值得回望。

   从“认不出”开始


   最初令《山海情》口碑发酵的,无疑是剧中的演员。

   “我看了5分多钟才认出张嘉益”“确定这个水花是热依扎吗”“认祖峰,在3集以后”??众多知名演员在《山海情》中以“灰头土脸”的西北农民形象登场,饱经风沙与日晒的脸,与人物生活环境经历完全无违和的体态,无不令观众感到新奇,《山海情》的最初热度中,集中“认人”绝对是有所贡献的。

   而随着剧情的展开,演员们精彩的表现进一步呈现,在观众眼里,他们的身份成功被剧中人取代,最初认人的新奇也随之成了对该剧人物群像的认可,对每个人生活命运的关切。

   观众们感叹,这样的表演状态许久不见,更难得的是“全员在线”。

   从“马德福”到“马得宝”,从“马喊水”到“李大有”“李水花”,每个人物都在《山海情》中以自身独有又相互扶持的生命状态“成活”,演员们的创作诚意无疑是整部剧鲜活真实的必要条件之一。

   关于“九十年代的西海固什么样”

   一直以来,扶贫题材的剧集为数不少,其中亦有颇具品质的作品,然而论及收获广泛关注却少之又少。《山海情》此番引发高热度的一个重要助力,无疑来自于其吸引的众多年轻观众。

   能让很多从“看演员”“好奇怎么个好法”的初衷开始观剧的观众逐渐被吸引,最终甚至花精力在互联网上研查“九十年代西海固什么样”,不能不说,《山海情》完成了一个高难度动作。

   “静悄悄”开播的《山海情》一出场便显示了一部扎实大剧的气象,从沙尘、黄土、戈壁的自然景观,到西北贫瘠村庄的老房子,早年的绿皮火车,再到剧中男女老幼饱经风沙的脸、他们的吃穿用度——一副上世纪九十年代西北贫困地区的画轴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

   当然,《山海情》的鲜活绝不仅仅在人物和场景上,该剧得以抓住观众的一个主要原因还在于它并没有因为主题的先行而回避生活的矛盾。

   剧中的冲突展开点并非简单的贫困,从形式主义、教条主义造成的问题,到科技兴农后因不懂市场而遭遇的挫折,从外出务工热带来的失学风潮,到整村搬迁引出的血脉乡愁,主创挖掘到了大主题下生活中真切的摩擦,把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脱节微妙地表现出来。而在情节的推进上,更没有所谓神兵天降的简单化处理,一切一如生活,“宛如亲历”便由此而来。

   种种从内至外的诚意和真实,令观众自然而然沉浸式观剧,共情随之而来。

   “接地气”到“入泥土”

   一段时间以来,“接地气”成为对文艺作品具有生活真实感的赞誉,对于《山海情》来说,其现实感和生活气息则被一些网友指出不仅于此,“几乎每个人物、每句台词都有生活本身的味道,这不是‘接’,这是‘扎根’在生活的泥土中”。

   对此,“一不留神看到”“一集不落追完”的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直言,“艺术创作的方法有千条万条,最牢靠的方法还是深入生活,艺术越是真正表现了生活,表现了人性,就越是能引发共情共鸣,就越是能够建立起共同体美学。”

   对于恨不得每年都“身经百剧”的当下观众而言,《山海情》完全摆脱了很多创作者司空见惯的、迫不及待的种种抓人“套路”,观众此番的“意外”和“惊艳”,亦可看作是对扎根生活的创作诚意的盼求和认可。

原文链接:

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21/01-26/9396696.shtml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