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现代技术与舞台艺术浑然相融

发布时间:2021-02-10 10:38:24 丨 来源:中工网 丨 责任编辑:郑乾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对于舞台艺术创作来说,技术一直发挥着基础和保障作用。随着观众对舞台艺术作品视听效果要求的日益提升,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让技术为艺术服务,既滴水不漏又不喧宾夺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海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这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在尊重历史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元素,不仅颠覆了“舞剧不擅长叙事”的刻板印象,而且调动诸多技术手段,为剧情、人物服务,以贴近当代审美的方式彰显先烈的崇高信仰。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故事发生在上海,观众对上海有着各种各样的审美经验与文化想象,打造一个属于《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上海,在“意象”与“具象”中取得巧妙平衡,并不容易。在该剧舞美设计师秦立运看来,仅将弄堂、石库门等富有上海特色的建筑搬上舞台,略显单调乏味;加上报纸、旗袍、裁缝店等内容符号描绘当年的上海看似恰当,但“老上海人”会觉得欠缺内涵。充分展现老上海的烟火气、众生相,为故事、人物提供物理和情感空间才是上策。于是,秦立运使用26块可移动背景板,将舞台隔成“72家房客”,可移动背景板在电脑编程统一调度下,腾挪旋转,配合多媒体投影,逼真呈现了全剧的场景,并且主创将舞美吊杆变成晾衣杆,每一件晾晒的衣服从质感到色彩、从款式到摆放位置,都经过反复考虑、实验,配以略带钝点的舞蹈动作方式和千姿百态的生活道具,上海普通民众生活的琐碎和幽默跃然台上。

      该剧导演韩真注意到上海阴雨绵绵的气候,把上海的雨搬上《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舞台,于是观众看到,可移动背景板上绘制的场景、物件与多媒体投影的“下雨”相配合,增添了视觉层次和精制的油画感,形成在雨水的冲刷下朦胧的感觉。该剧灯光设计师任东生在群舞手持雨伞穿梭的段落中,通过成像灯切片造型的功能,只将演员的上半身及手中的雨伞勾勒出来,形成了一道蓝色的线,以别致的形式强化了朦胧感。这种雨水冲刷的感觉不仅展现了城市的自然气候,也表达出解放前夕笼罩在上海上空的压抑气氛,充满危机和焦虑,而且还能反衬剧中角色在阴霾中传递光明与希望的决心。可以说,可移动背景板、光影、多媒体投影在此相互配合,很好地为剧情和主题服务。

       为与舞美、多媒体配合得当,演员们也下了很大功夫。首演前,《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舞台合成在江苏太仓大剧院进行。当天早上9点直至晚上12点,全体主创和演职员团队“泡”在舞台上,一个舞蹈动作、一次舞台走位、一束定点灯光,乃至旗袍的颜色、投影出现的时间等,对一个个细节精抠细合。剧中第二幕展示老上海特色的女子群舞《渔光曲》,从演员在台上的走位、动作幅度的大小到服装搭配、灯光色彩,均是一点一点磨合,才有了舞台上凝练浓缩的海派风情的历史重现。

      《渔光曲》给很多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韩真回忆,主创们当初谈到有没有一首曲子能够在片刻的宁静里勾起那一辈上海人的记忆,上海歌舞团团长、该剧艺术监制陈飞华想到了《渔光曲》。《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台上,《渔光曲》熟悉的旋律以全新的配器方式,由小提琴奏出,打动了许多观众。这段舞蹈“磨”了一年多,乘凉、遮阳、挑米、生火、煲汤、绣花、照镜子……所有的行为语言靠一把蒲扇来完成。渐渐地,演员发现,支撑这段舞蹈的是真实生活里的烟火气,是藏在淡雅素色中的考究和精致。舞蹈编排上的调整与创新,与舞美、灯光、多媒体形成的总体氛围相得益彰。

原文链接:

http://www.workercn.cn/34059/202102/08/210208105924021.shtml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