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刘月宁:艺术类大学应就地收编濒危艺术院团

发布时间:2021-03-05 09:13:14 丨 来源:新华网 丨 责任编辑:郑乾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导刘月宁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袁思陶、伊媛)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参加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导刘月宁接受新华网专访,就“艺术类大学就地收编濒危艺术院团”提出建议。

   刘月宁表示,今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如何讲好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故事,需要广大艺术院团带着高昂的创作热情,勇于创新,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为时代画像、为执政党立传。

   与此同时,作为在专业艺术院校从事了30余年教学和表演的一线工作者,她也指出了自己的担忧:“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艺术院团面临一定的生存困境。作为专业艺术工作者或专业艺术院团,如果自身的生存状况发生了问题,艺术创作的品质很难保证。”

   据刘月宁介绍,全国艺术院团发展模式多为:国家差额拨款+票房收入。尽管在国家院团体制改革倒逼下,全国艺术院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创新,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生存能力,但目前只有北、上、广等身处一线城市为数不多的院团,培植出了相对稳定的观众基础,靠自身演出票房可实现微盈利,大多数院团尤其是传统戏曲、戏剧等地方院团目前仍面临生存困境,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这些院团的生存状况更是不容乐观。

   为此,刘月宁建议国家从持续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角度,通过由艺术院团所在地的艺术类大学就地收编濒危传统艺术院团的方式,让中国的基层艺术创作力量,通过重新整合、盘活,保存住现有的艺术生产力存量,从而使得中国艺术创作生力军向好发展。

   刘月宁强调,我国各领域的改革都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艺术院团的改革在文化艺术改革也是如此,只有下决心将现有的艺术生产力存量盘活,才能激发含行业内的内生活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为国家、为民族培根铸魂的工作。

原文链接:

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2021-03/04/c_1127166941.htm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