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情歌为什么感动人

发布时间:2021-03-22 10:09:18 丨 来源:北京晚报 丨 责任编辑:郑乾


《为什么伤心的时候听慢歌》 [加]丹尼尔·列维廷著林凯雄译四川文艺出版社

▌胡斐

多年的听歌经验会让人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中日韩的流行音乐中,似乎有很多伤感的情歌,失恋的歌远远多于恋爱甜蜜的歌,而欧美的流行音乐排行榜上,却没有那么多苦情歌。这是为什么?流行歌曲是如何反映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伤心的时候该听什么歌?音乐与心理学有什么关系?

丹尼尔·列维廷是知名神经科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他还担任过多位知名音乐人的顾问和制作人,参与制作的专辑销量累计超过3000万张。他近日出版的作品《为什么伤心的时候听慢歌》探究了音乐对人类心理的影响。他穿插丰富的个人经历,援引学术研讨会的精彩辩论,运用独到的心理学分析,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取得了美妙的平衡。除了旋律背后的科学奥秘,读者还可以在本书中了解众多流行歌曲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现在如果让你随便哼一首歌,你脑海中浮现的一句是什么?作者是流行音乐的词曲作者和制作人,便从一些歌曲为什么能脍炙人口说起。一首歌能打动我们,到底是旋律还是歌词的因素?我们常常将一首歌单曲循环上百遍,或是听得泪流满面,一首歌是如何与每个个体的私人情感相通的呢?在读书时发现,尽管作者将歌曲分为六种,友谊之歌、喜悦之歌、安慰之歌、知识之歌、信仰之歌与爱之歌,并用了相同的篇幅去讲述,但我们最熟悉的还是“爱之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情歌”。

“现在的人之所以有这么多心理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大家都是听‘滥情歌词’长大的。”这可真是句大胆的判断。作者引用了他最爱的词曲创作人迈克尔·潘的歌曲《爱神有了把新手枪》中的歌词“一种叫爱情的东西使你伤痕累累”,听情歌是这个叫做爱情的“浪漫阴谋”中的关键一环,因为在所有能传递爱意的信号里,声音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情歌给了感受不同的人们理解彼此的能力,比如我唱一首失恋的歌,并不代表我现在一定心情低落,只是表达我曾经心碎过。这也是音乐思维的三大要素——换位思考、表征、重新组织——这也是人脑与动物脑的重要区别之一。从中世纪古典音乐到传唱至今的民族歌谣,从蓝调金曲到时下最热门的嘻哈说唱,丹尼尔·列维廷围绕音乐思维的三大要素与影响人性的六类歌曲展开论述,分析了大量研究实例,运用严谨的研究方法,将听觉艺术背后的科学奥秘娓娓道来。

原文链接: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1/20210319/20210319_027/content_20210319_027_3.htm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