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关学曾(1922年-2006年)
北京人,满族,北京琴书创始人,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终身名誉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曾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和“北京市文联德艺双馨楷模”称号。
星火
成为一心向党的文艺工作者
上世纪40年代成名于北京天桥的关学曾,虽被誉为“琴书泰斗”,但鼓曲艺人的社会地位依然低下。1949年8月,关学曾参加了北京市文委旧剧科举办的“北京戏曲界讲习班”,在这里,他听到人们把“唱大鼓的”称为“文艺工作者”。
来自社会的尊重,让关学曾备受震撼,同时也激发了他要写新词、唱新曲来歌颂新社会的热情。《王贵与李香香》《石不烂赶车》《考神婆》……一批根据解放区题材改编的唱段第一次登上了舞台,关学曾也成了曲艺界写新唱新的带头人。
“他成为了一心向党的文艺工作者,只要国家需要,便会义无反顾。”弟子崔维克这样描述着老师关学曾。
崔维克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关学曾说:“虽说扛枪打仗我不行,但我能给战士鼓劲儿啊。”
1951年、1952年,关学曾两次赴朝慰问。在前线的一次慰问演出中,关学曾刚唱了几句,飞机就来了,在场的人“呼啦”一下都散了。据关学曾先生回忆,那一次,《尚广和捉特务》一段十三四分钟的表演,居然中断了七次。
在宣南文化博物馆里,可以看到关学曾从朝鲜写给妻子的一封家信。崔维克说:“先生认为他虽然不是对敌作战的志愿军,但此时也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北京轨迹
大胆创新推出“北京琴书”
在慰问演出中,关学曾也接触到了山东琴书、徐州琴书、翼州琴书等多种地方艺术。他想,各地的琴书都突出了地方特色,只有在北京,还通称为“琴书”。
经与琴师吴长宝商议后,关学曾一回到前门箭楼演出,就正式推出了“北京琴书”。定名后,关学曾在内容、伴奏音乐结构、唱词行腔规范以及板式的变化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北京琴书的面貌焕然一新。
“从艺几十年,关学曾演唱过1000多个段子,其中220多段是他自己编写的。他的艺术生命已经融入国家的命脉之中。”崔维克说。
有一次,关学曾给战士们演出《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间》,唱完后全场鸦雀无声,战士们脸上都是泪水,不知谁先喊了一句:“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誓死保卫祖国,让党中央放心”……口号声阵阵,紧跟着就是热烈的掌声。
革命志愿
自己的一切都要交给党
关学曾在一篇回忆中这样记述他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情景:“这辈子我都忘不了举手向党旗宣誓的那个场面。对于像我这样一个穷小子,一个唱了一辈子大鼓书的艺人来说,意义太不平常了,就觉着非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才行!甭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我,我就按自个儿认准的道儿走,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关学曾的今天!”
“1984年,父亲退了休,反而更忙了!他心里想的都是怎么把北京琴书传承下去。”关学曾的儿子关少曾说,退休后的父亲担任起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连续组织“曲艺进校园”活动,还在家里开起了“北京琴书讲习班”。
“每周六上午,父亲在家教人唱北京琴书,只要愿意学,他就愿意教,教学生听、练、唱,分文不取,还管顿炸酱面。”关少曾说,“北京琴书陪了父亲一辈子!直到2006年7月,因病住进友谊医院重症病房的父亲,在护士打开的录音机中听到他自己说唱的北京琴书时,他眼睛睁开了,认真地听着,一直在听……”实习记者师悦
原文链接: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1/20210527/20210527_008/content_20210527_008_2.htm#page7?digital:newspaperBjwb:AP60af36b9e4b02239fd0619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