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故事

《人间正道是沧桑》纪念碑式的阳刚之美

发布时间:2021-07-16 10:03:36 丨 来源:光明网 丨 责任编辑:郑乾


作者:杨扬

7月1日,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浦东东方艺术中心首演。这是一部根据同名电视连续剧改编的话剧作品,2009年首播的电视剧收视不俗、深受观众喜爱,而话剧要将50多集长篇叙事作品压缩到一台戏的表演时间内,这本身就是一种考验。话剧跟进热播电视剧,这应该是当代话剧拓展创作空间的一条很好的路径。以往电影、小说、戏剧都会根据热点新闻来进行改编,都曾取得很大成功。今天新媒体时代,话剧创作紧随热播影视剧扩张一下自己的空间,未尝不是一种办法。我认为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改编是成功的。4个小时高品质的演出,一气呵成,让很多看过电视剧的观众依然为此感动,实属不易。

一般观众可能注意力在演员的表演和剧情的构想上,而我的第一印象则在编导方面。大幕拉开,5分钟后,舞台的气场和力度立马显现出来,令我觉得似曾相识。一问,知道导演是胡宗琪。我立马想到,此剧与前几个月看过的其导演的《尘埃落定》,风格上有一致处,都有一种掷地有声的力度,并且,这种力度是充满诗意的,具有纪念碑式的阳刚之美。与《尘埃落定》相比,《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叙事成分更多了一些,这大概是受了电视剧的影响。还值得一提的是台词,开始时的台词并不特别引人注意,但逐渐地,那种张弛有力而又带有警句式的凝练台词,扣人心弦。在杨家客厅,林娥对着下令枪杀自己丈夫的杨立仁的斥责,以及执行枪杀任务的范希亮的台词,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和性格,有一种诗意撞击的火花和亮色。这样的台词恰到好处,不夸张和做作,需要极大的艺术功力。中场休息,翻看节目单时,注意到编剧是十分资深的姚远,这又让我对接下来的后半场演出增添了信心。

大概是出于对编导的特别信任,觉得这样的搭配一定不会让人失望,观看4个小时的演出,我没有一丝一毫的倦意。这中间,演员和舞美的出色完成功不可没。张志坚扮演的董建昌,将一个旧军人在历史转折中的人生变化,包括性格的变化,演绎得细致入微,他的台词音量的控制处理,他的气质的体现,稳重而内敛,贯穿全剧。黄品沅扮演的范希亮,也是剧中非常出彩的人物。如果说,张志坚的表演像泰山那样稳实,保证了演出的水准和品质,那么,黄品沅的表演就像是山谷中的劲松,迎风起舞,多姿多彩。施京明扮演的瞿恩、石文中扮演的楚材、杨彦扮演的杨立仁、许源扮演的杨立青、曾黎扮演的杨立华、牛飘扮演的杨廷鹤,都可圈可点。正是有这些优秀演员的舞台表现,让整场戏跌宕起伏,有声有色,对手戏飙得戏味十足,抒情段落的独白感人至深。尽管很多重要的历史节点已人所共知,但演员、舞美的出色演绎,仍让整台戏牢牢吸引着观众。

我一边观看,一边问自己,这出戏主要写什么?从剧情来看,是写两个家庭成员从1925年到1949年间,探讨各自的人生出路,其中涉及主义和情感。但我慢慢觉得这是一部写政治的戏,是描写两个家庭成员,面对政治各自做出的回应。编剧姚远用了很多情感场面,来展示人情遭遇政治之后的无奈和毁灭。如面对国共分裂,杨立青、杨立仁弟兄分道扬镳,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杨立仁执行蒋介石的“清共”命令,下令将自己的友人、共产党员瞿恩杀害。旧军人董建昌、范希亮,为了寻求出路,脱离旧军队,成为国民革命军中的一员。他们作为职业军人,服从命令,希望报效国家。但蒋介石背叛革命,国共分裂,他们陷入内战的纷扰之中。后又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们一次又一次面临人生的选择。现实政治的无情,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要做一个勇敢正直的职业军人,在当时的中国也是很艰难的。站在表演者的立场上,演员们希望将自己角色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都予以充分释放。即便像杨立仁这样一个双手沾满革命者鲜血的特务头子,面对亲情和友情时,他的职业特色要求他不徇私情,他毫不留情地下令枪杀瞿恩,但面对瞿恩妻子林娥的斥责,他感到一阵难受的同时,又迅速打起精神,恢复他党国要员的责任担当,堂而皇之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所以,我们看到剧情是围绕国共关系展开,人物之间分分合合,呈现出情与理的冲突。

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将饱含的家国情怀传递到戏剧舞台,致敬那一段沧桑岁月”。整出戏既有历史中的政治风云,也刻画人情的无奈和悲伤。戏中有很多感人的场景,展示了师生之情、父子兄弟亲情、夫妻恩情、战友同学之情。但看完演出之后,我觉得这出戏写政治似乎还没有写完整。政治的冷酷无情与人性的温爱之间,两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表达得不够充分。例如,到了戏的结尾处,董建昌等毫不犹豫地站到了原来的政治对立面来,而这种选择的理由则是人情使然。这样的处理,似乎有点简单了。我觉得要分清政治与人性的关系,将原本属于政治的东西归还给政治。而人性的呼唤和伸张,同样要在与政治的冲突中彰显其合理性。这样的表现手法是很多戏剧作品中经常遇到的,也是最具戏剧意味的地方。

原文链接:

https://wenyi.gmw.cn/2021-07/15/content_34996315.htm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