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28日、29日三天,北京戏迷迎来一席马派盛宴。北京京剧院“纪念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专场演出”在长安大戏院上演,《赵氏孤儿》和《画龙点睛》两部大戏,以及“纪念张学津先生诞辰80周年京剧名家演唱会”接连登场。朱强、高彤、张凯等马派传人,同张慧芳、李宏图、张馨月、康静、黄彦忠等京剧名家一起,重现张学津先生昔日风采,让戏迷过足了马派的瘾。
张学津先生是马派传人中的翘楚,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京剧艺术家,他对马派艺术传承起到重要作用。这三场演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安排。《赵氏孤儿》是马连良先生的代表作,他一生的艺术积累和创造马派艺术的一些体会都融入到这出戏中。此次由几位第三代、第四代马派传人联袂在舞台上诠释,既是对张学津先生的纪念,也展现了当下京剧界马派风貌。《画龙点睛》则是张学津先生基于马派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他的代表作,当年曾获得过中国艺术节大奖。京剧名家演唱会更是汇聚众多京剧名家和马派传人,演出马派经典唱段。三场演出可以说场场精彩,剧场里的喝彩声、叫好声此起彼伏,演员谢幕时观众的掌声更是热烈。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强是张学津先生的第一个弟子,三天的演出他都参与其中。今年已经60岁的他,为这次专场演出筹划多年,终于在老师80诞辰时达成心愿,殊为不易。在朱强看来,这么多年坚持筹划这件事,不仅是为了纪念老师,更是希望借演出发扬张学津先生的艺术精神,把他对艺术的坚持和严谨一代一代传下去。
朱强表示,马派是京剧老生行当中要求最为全面的流派,张学津先生可以说是马派艺术传承集大成者,“张先生参加音配像工作,为许多马连良先生的演唱配像,在年轻一辈演员中,很多人说起马派艺术,眼前浮现的就是张先生的形象,在他们看来马派就是张先生这样。”对朱强而言,张学津先生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对艺术的严谨,“他在生活中怎么都可以凑合,但在舞台上对待艺术是一点不将就,眼里绝对不揉沙子,不管学生,还是同辈、同事在艺术上都不能糊弄,所以有些人和他合作的时候犯怵。”朱强认为,北京京剧院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流派风格保持较好,跟许多像张学津先生这样的艺术家对艺术的讲究分不开。张学津还是马派第二代传人中收徒最多的,光是专业的就有13位。正是他努力为马派传承播撒火种,才有了马派今天的局面。
在疫情期间,能够演出何其不易,朱强早就做好了没什么观众的准备。但没想到的是,几场演出观众都不少,其中大多数都是年轻面孔,“他们中间有大学生,也有中学生,散戏了还不走,都在后台门口等着签名。”朱强说,这些年轻人对师父张学津的喜欢和研究让他吃惊,他们对京剧的热爱更让他感动,“他们让我更有信心从事这一行,同时感到更大的压力,我们有这么好的观众,应该有更多的好演员演出更多的好戏,不让观众失望。”他坦言,这很不容易,需要演员更用功,克服浮躁功利的心态,踏踏实实学习演出,才能让观众发自内心真正喜欢,就像张学津先生已经去世9年,依然有这么多观众在怀念他的艺术。(本报记者牛春梅)
原文链接:
http://ent.cri.cn/20210831/6becac32-ad9d-bb56-2528-9e372f891c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