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沙龙

文化艺术中心里的“幸福回天”

发布时间:2021-10-14 09:43:14 丨 来源:北京日报 丨 责任编辑:高彬


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宽敞明亮的图书馆。

本报记者孙云柯

“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10月12日上午,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3层云中艺社,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志愿者合唱团正为重阳节音乐会排练节目,阳光下,唱着《同一首歌》的居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

不仅仅能排练合唱、舞蹈,在这座地上四层、地下两层的文化艺术中心里,还有剧场、展厅、图书馆……自今年5月试运营以来,到文化艺术中心欣赏演出、参观展览、阅读图书,已成为越来越多回天居民的休闲选择,这个家门口的文化空间,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生活,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为社区带来活力,“这就是一座温暖的幸福中心。”居民称赞道。

5个月迎客近40万人次

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是“回天”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要文化惠民项目。考虑到回天地区缺乏公共文化设施,2018年5月,昌平区政府出资回购位于天通中苑的G-1A公建配套楼,改造建设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设置阅读空间、艺术培训中心、电影院、剧场等,直接惠及天通苑南街道、天通苑北街道、东小口镇及周边地区超过40万居民。

今年5月,文化艺术中心开门迎客,迅速成为回天地区的热门区域。

文化艺术中心的排练厅里,艺术团成员们正为重阳节音乐会紧张排练。工作人员介绍,重阳节音乐会节目丰富,有诗朗诵、歌曲串烧、舞蹈等,大多数参演者都是回天地区居民,他们平时参与文化中心志愿服务,节假日里排练节目。

“这里就像我们自己的家。”家住天通苑北二区的张小纯说。张小纯是合唱团成员,经常到艺术中心来参加合唱团活动。“过去我们想要唱唱歌、跳跳舞,得去社区广场,那里不仅条件有限,还得和其他团体抢地方,天气不好,也没法排练。”张小纯说,“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有文化艺术中心,宽敞的排练厅,一年四季都能练,我每天过得特别充实,气色都越来越好。”

天通苑北三社区居民祝延也为文化艺术中心点赞,“过去附近的公共服务场地很少,我们想看场话剧、游泳锻炼都要跑到城里去,特别不方便。”祝延说,现在不仅有文化艺术中心,新建的天通苑体育馆也在附近,出门锻炼特别方便。“真是感谢‘回天计划’,提高了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

统计显示,自今年5月试运营以来,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已迎来居民近40万人次。

丰富活动助居民共同成长

汉服体验、茶艺课堂、经典诵读、市民音乐会……5个月来,已有近200场大小活动在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来参加活动的不仅有回天地区居民,还有不少家住朝阳、海淀的朋友。

原本住在三元桥附近的师红,现在到天通苑妹妹家串门的次数越来越多,她已经报名成为文化艺术中心的志愿者,在阅读空间负责图书管理,志愿服务之余,她还在中心里参加茶艺、戏剧等活动,“在这里做志愿服务,不仅能帮助别人,还能获得营养,结交更多的朋友,我真的很喜欢这里。”师红说。

修羽是茶艺文化课堂的老师,在她看来,文化艺术中心让她看到了自己的更多可能,“过去我以为音乐会、话剧等都是高高在上的,在文化艺术中心,我发现自己原来也能成为主角,让曾经只能在家带孩子、照顾老人的我们,也能发现和展示更美丽的自己,这种感觉真棒。”

8岁的小学生危梧,利用暑假在图书馆参加了两个月志愿服务,收获颇丰。他的爸爸说,“图书馆是个好地方,在这里,孩子帮助别人,学会奉献;阅读图书,学会思考,希望孩子喜欢这里。”

汇聚力量为社区注入活力

运营方北京昌品城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多表示,是政府扶持+第三方运营+居民力量,为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注入活力。

“居民来自社区,活动来自生活,我们用文化作为载体,架起居民心中的桥梁,与社区共成长,共享生活美好。”张多说。成立于2015年的昌品城市文化发展公司深耕“回天”社区多年,深知居民的文化需求,通过文化艺术中心作为空间载体,企业借助政府以及自身的资源,引入名院名团、精品剧目、文化精英、品牌活动,将文化中心建设成为辐射带动区域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引擎,为居民打造集文化、艺术、休闲、娱乐、交友于一体的家门口的高品质文化生活空间。

不仅如此,文化艺术中心还将进一步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目前,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居民志愿者团队已达700余人,他们不仅呵护着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的成长,也成为“回天有我”的重要力量。

张多表示,文化活动拉近了居民彼此的距离,让原本陌生的人们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熟悉起来,通过组建和孵化各种合唱团、舞蹈团、书画社等方式将社区成员组织起来,成为社区垃圾分类、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治理的志愿团队,大家共建家园,共享美好。

原文链接:

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1/20211014/20211014_003/content_20211014_003_1.htm#page2?digital:newspaperBjrb:AP6167363ae4b08aed9d88bbc5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