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风国韵

与影像嫁接:舞蹈综艺的又一种求生欲

发布时间:2021-10-22 09:07:34 丨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丨 责任编辑:高彬



敦煌主题舞蹈《沁莲》

◎袁丹璐

《创造营》《青春有你》《乘风破浪的姐姐》等近几年成为公众话题的真人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学员的舞蹈水平直接决定了最终的名次及热度。以往对于艺人需要唱跳兼备的要求,落实到实际节目效果中,基本只有舞蹈能力的好坏在发挥作用。

视频平台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舞蹈便成为了平台之间竞相追逐的热点。但是以往的舞蹈类综艺基本都沿袭了《舞林争霸》开辟的传统,云集众多专业甚至首席、顶尖演员,以神仙打架的方式给观众超强的艺术体验。而《舞蹈生》似乎做了一种破题之解,那就是让专业的舞蹈演员也加入到“练习生”的行列里来,让这些似乎已不需要练习的“练习生”们,体验一把竞技系综艺的独特快感。把自身的成长、对舞蹈的热爱设定成关键词,贯穿于整季的节目之中,在对于主角(即舞剧中的A角)的竞争之中收获市场的关注。

自从各家视频平台宣布停止制作养成类综艺,选拔类真人秀该如何生存,成了制作方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既要避免饭圈的不正之风,又能塑造让观众喜爱的新人。对此,《舞蹈生》选择通过提升选手的专业技术门槛,更加专注于舞蹈本体来解决这一问题,向观众传达这样的观念——有艺德有艺能的从业者比只满足表层需求的所谓“偶像”更值得喜爱。

这档节目依然采用的是爱奇艺自制综艺的基本路线,初舞台考核、合作舞台、飞行嘉宾加入等,只不过在赛制上采用的是一支舞蹈的主角由A角和B角争夺,只有一人可以上场,而这个悬念在登场前才会揭晓。这个AB角赛制赋予了每一支舞蹈以悬念,也是百试不爽的节目结构利器。因为无论如何,那个没上场的演员都能承包整场公演的大半苦情戏码。在每一场赛制没有大变化的情况下,AB角竞争的方式保证了节目的戏剧性和舞台效果,让公演舞台之外的戏份变得张力十足。

因为这档节目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学员舞蹈水平的高低,所以公演舞台的精彩度是节目方最用心打造的点。初舞台的争奇斗艳结束之后为节目赢得了不小的人气,但因为采用的是群像式的剧本模式,并没有针对某些特殊个性和有特征的学员进行重点关注,所以观众自然会对“一公”舞台抱有重点期待。只可惜“一公”舞台的水准比起初舞台实在有点惨不忍睹,编舞过于随意,不够讨巧,基本功出众的舞者完全淹没在了并不惊艳的流行舞节目中,本来该艳压群芳的中国古典舞也因为粗糙的编舞而丧失了水准。

经历了“一公”的不堪一击,“二公”的舞台也开始变得有些岌岌可危。凭借飞行嘉宾的加入打开局面,变成了考验这档节目生存的最后稻草。所幸“二公”实现了脱胎换骨的飞跃,由罗一舟领衔的现代贾宝玉穿越太虚梦境的《又见红楼梦》,陈伟霆领衔的迈克尔·杰克逊周游中国民族舞世界的《M&M》,许佳琪领衔的大美的敦煌主题的《沁莲》,给“二公”舞台的艺术性和舞台表现力交上了优秀的答卷。

高开低走,继而奋起直追,本来也是综艺套路的一种。走到节目的中段,专业电影短片团队的加入,把跨界的元素带进节目中,让这个舞蹈类综艺具备了更宽广的视野。

电影短片团队的slogan感觉是蛮唬人的,电影导演懂不懂舞蹈,怎么呈现舞蹈,视觉冲击力强不强,在短片首映没进行之前全部是问号。直至在前期PPT展示阶段有些天马行空、摸不着头脑的短片《不一样的自己》放映之后,观众们一直提着的心才放下了。看似有些老套的职场鸡汤靠着丰富的现代语汇,融合了奥运精神、职场文化、女性解放等强烈的文化符号,让观众大呼过瘾。于是本来就有张爱玲原作打底的《王小姐》、视觉唯美系的《春晓》、魔幻现实主义的《渡口》和宣扬舞蹈精神的《BORN TO DANCE星期八》,开启了不断的破次元、破圈层的乘风破浪之旅,也开启了《舞蹈生》从开播以来的第一个高潮。

在视角冲击、镜头语言的加持下,舞蹈电影短片似乎在有意进行一种指引,那便是在当下强势的科技、影像面前,舞蹈必须突破自己的舒适圈,用更多的当代语汇进行自我阐释,方可引申出更丰富的文化含义。而这种文化含义势必接驳更多的商业链条、更复杂的产业链,诞生出更为严酷的适者生存的舞蹈生态,孕育出更多能够刺激综艺用户的观赏点,令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的视频平台收获更多的点击量。

《舞蹈生》不是一个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目,舞蹈亦非“濒危物种”,然唯有推陈出新顺应时代,才可以从一门小众艺术走入大众视野,融入且葆有自我,便是舞蹈界自我更替、良性循环的至高生存法则。

图片来源/《舞蹈生》官方微博

原文链接:

http://epaper.ynet.com/html/2021-10/22/content_385457.htm?div=1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