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古老昆曲“活”在当代

发布时间:2022-04-21 09:12:59 丨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丨 责任编辑:高彬


▲青年演员朱桢、翁佳慧演出《牡丹亭·惊梦》北方昆曲剧院供图

本报记者刘海红

作为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珍品,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国戏曲正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走向全世界。

事实上,昆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中国近代社会动荡、战事频繁,昆曲发展几度迎来困境,几近消亡。新中国成立后,昆曲才焕发了生机。1956年,改编昆剧《十五贯》进京,名动京华。同年5月,《人民日报》一篇名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此后短短数年中,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成立了多个专业昆剧院团,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昆剧新秀。其中,1957年成立的北方昆曲剧院及其院团下的一批昆剧表演艺术家成为推动昆曲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进入新世纪,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昆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中的昆曲

昆曲发源于元末明初江苏昆山一带,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昆曲最早的声腔为昆山腔,中国四大声腔包括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如今,昆山腔是较完整传承下来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审美价值。

一开始,昆山腔只是流传于民间的山间小调,推动昆山腔脱颖而出的是明嘉靖时期的一位戏曲音乐家魏良辅。魏良辅以演唱民间曲调为生,在为生计奔波的过程中,他收集了大量南北方民间小调。与此同时,他发现昆山腔太简约、平直,缺少起伏感,于是,他和当时民间的音乐家共同潜心钻研,一种新的昆曲腔调——水磨调诞生了。

水磨调得到了快速传播,民间的音乐家纷纷向魏良辅学习演唱技巧,使这一优美的曲调很快在江浙一带传开。在水磨调的基础上,明代戏剧家梁辰鱼和民间名家共同研究、创作出中国最早的昆剧《浣纱记》,拉开了中国昆曲剧目演出的历史序幕。明晚期,昆曲进入宫廷,成为皇家娱乐。那时王爷府都留有自己的昆曲家班,进而在全国也形成了昆曲潮,“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收拾起”“不提防”是昆曲中两个曲牌的第一句唱词儿,由此可见当年的昆曲在全国盛行的情况。

从水磨调诞生到后来的鼎盛时期,昆曲在200年间引领着中国戏曲舞台,涌现出包括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在内的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剧。文人的加入使昆曲剧目的文化底蕴更加厚重、音乐和表演更为细腻委婉。同时,昆曲的盛行为众多剧种的发展提供了养分,戏曲发展受昆曲影响颇深,这奠定了昆曲的雅乐地位,助推其成为“百戏之师”“百戏之祖”。

分享昆曲之美

4月9日,昆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分享了一堂以“大美昆曲遇见昆曲中的爱情”为主题的公开课,带领200余位现场听众和近10万人次的线上观众领略了昆曲中的美好爱情。

为了让观众获得直观感受,杨凤一请青年演员朱冰贞、翁佳慧、邵天帅、王琛为大家表演了《牡丹亭》《百花赠剑》等剧目的节选。

杨凤一说,说到昆曲中的爱情,不得不提汤显祖及其4部传奇的剧作《紫钗记》《邯郸记》《牡丹亭》《南柯记》,因这4部剧作中的梦境场景,被后人称为“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在艺术上有着相当高的成就,剧中,杜丽娘为追求理想爱情而斗争。为了展现这种浪漫与想象,情节中设置了梦幻和魂游的场景,杜丽娘得以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实现对爱情的追求。“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云霞翠轩,朝飞暮卷。”汤显祖借用了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的语句,用绚丽多彩的语言来抒写其中的情愫。

杨凤一介绍,昆曲表达爱意不能用语言,只能用身段,这依靠的是表演程式与虚拟的结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情感的表达相对含蓄,而昆曲中辗转反侧的内心纠结戏和通过古琴、诗词等形式展现出的爱意却是那样恰到好处,让人难以抗拒。

当下的昆曲

2001年,昆曲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十几年来,杨凤一在传承、发扬昆曲的路上越走越远,为推动昆曲“活”在当代作出了贡献。如今,昆曲“放下架子”走市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基层,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进农村……只要有人看,就有人演,慢慢地,昆曲的受众越来越多,渐渐有了市场,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昆曲艺术。

杨凤一介绍,昆曲的音乐属于曲牌体。民国时期一位昆曲艺术家收集到昆曲曲牌南曲4000多个、北曲1000多个,然而,如今依然在舞台上运用的曲牌只有200多个。从舞台上运用的曲牌逐年递减中可以看出,昆曲的传承迫在眉睫。此外,昆曲的曲牌有着非常严谨的格律,写昆曲剧本除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之外,还要懂得曲牌,所以目前昆曲剧作家较少,这是昆曲创新发展的难题。

3年前,北方昆曲剧院办起了荣庆学堂。通过录像、讲座,荣庆学堂3年间传承了将近150出传统折子戏,其中包括消失多年的剧目。有继承,才能谈发展。杨凤一说,北方昆曲剧院通过各种手段让年轻人学习昆曲。2009年,北方昆曲剧院在北大百年讲堂搭建平台,推出4台大剧,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观看。如今,在传承的基础上,北方昆曲剧院也注重昆曲的创新发展,《国风》等原创剧目正在打磨中,将以更为新颖的面貌出现在舞台上。

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作“中国戏楼活化石”的正乙祠戏楼修缮后于4月19日开门迎客,由北方昆曲剧院排演的《天官赐福》将作为正乙祠戏楼的驻场戏,为观众带来一场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时代革新力的沉浸式演出。

原文链接:

https://epaper.ccmapp.cn/zh-CN/?date=2022-04-21&page=5&detailId=%E5%8F%A4%E8%80%81%E6%98%86%E6%9B%B2%E2%80%9C%E6%B4%BB%E2%80%9D%E5%9C%A8%E5%BD%93%E4%BB%A3%20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