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原创歌剧《山海情》首演赢得喝彩

发布时间:2022-10-02 11:03:30 丨 来源:北京晚报 丨 责任编辑:高彬


舞台再现闽宁镇脱贫传奇  原创歌剧《山海情》首演赢得喝彩

歌唱家的戏剧表演令人惊喜

2021年,电视剧《山海情》热播,闽宁镇的故事传遍祖国各地。为致敬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9月30日,国家大剧院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由作曲家孟卫东、编剧易茗、导演王筱頔等艺术家创作的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首演,吕嘉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携手王宏伟、龚爽、金郑建等歌唱家,在歌剧舞台上再现了“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脱贫画卷。

■现场

宁夏“花儿”音乐元素融入全剧

大幕升起,广袤贫瘠的黄土地如画卷般铺展,再从中间一剖为二,露出相互搀扶、满面风霜的百姓。“苦瘠甲天下,十年九干旱。路远沟深山连连,一步一声叹……”他们的歌声沉重悲苦,浸透了西海固积年的贫穷落后,但随着“吊庄移民”和国家东西部协作政策的逐步开展,变革的生机已然到来。

在编剧易茗笔下,歌剧《山海情》尽可能地保留了电视剧的故事主线和主要人物,满腔热血的青年干部得福、灵秀倔强的农村姑娘水花、真诚智慧的援宁干部陈金山、有情有义的得宝等角色悉数登台,水花逃婚复回、得福为通电数度奔走等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原作剧情都在舞台上重现。歌剧的表现形式虽不同于电视剧,但对角色的刻画同样鲜活,且另有况味。

比如,饰演得福的王宏伟开嗓便亮出浓郁的西北韵味,把得福的率真、坚韧和魄力塑造得入木三分。在村子又一次错失通电可能后,他登上高坡,唱响了“圪梁梁上喊苍天”,伤感高亢的旋律将得福的苦闷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几分钟的演唱里,全场观众努力“压抑”着想不断鼓掌的冲动;龚爽饰演的水花坚强得让人心疼。“花儿三唱”是水花最具代表性的唱段,在剧中多次出现,龚爽嗓音甜美而不失坚定,把水花历经苦难但从未失去希望的坚韧演绎得极为动人……宁夏“花儿”等民间音乐元素为全剧融入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厚重扎实的时代感,在一些转场或独白时刻,特邀“花儿”演员撒丽娜远远地放声歌唱,更为舞台平添了一份辽远苍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歌剧《山海情》采用了“话剧加唱”的形式,角色在对白时全部使用方言。歌唱家们的戏剧表演能力令人惊喜,龚爽是湖北人,但西北话说得相当地道,而饰演陈金山的金郑建则要在满台西北口音中用刚学会的“闽普”完成台词,碰撞出不同地域文化相遇的幽默感。

■幕后

用歌剧展现脱贫攻坚历史画卷

《山海情》由国家大剧院与北京市委宣传部、福建省委宣传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联合出品,首轮演出将持续至10月5日,马小明、徐晶晶、陈大帅等歌唱家组成的另一阵容将接力登台。10月2日晚,演出的福建专场将邀请中宣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同志及在京的闽宁两省区乡贤出席观看。

“《山海情》的定位是‘民族歌剧’,但到底什么才是‘民族歌剧’,其实一直没有非常准确统一的定论。”孟卫东说。于是,主创团队决定追溯中国民族歌剧的源头,在《山海情》中沿用《小二黑结婚》的“话剧加唱”形式,让戏剧节奏更加紧凑,也便于观众观看理解。然而对歌唱家们来说,这是相当大的挑战。“从前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做好歌唱的部分,但这次我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台词和表演的重要性。”王宏伟为此苦练当地方言,每天睡觉前都要把导演和作曲家讲过的内容过一遍,仔细消化,化作自然的表达。金郑建也为练好“闽普”征求了许多福建好友的建议,他把台词录成音频,逐段发给朋友们把关、挑毛病。

在《山海情》的创演过程中,站在观众角度的考量处处皆在。“我们既要考虑这部作品的特殊历史背景、民族音调、人物性格以及音乐的戏剧性和地域性,又要顾及大多数观众对民族歌剧的欣赏习惯。”孟卫东坦言,这次创作难度很大,在反复平衡中,他坚持“好听是第一位的。观众爱不爱听、演员爱不爱唱,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于是,他从宁夏“花儿”等民间音乐元素中充分取材,全剧中大量唱段朗朗上口。

“我们不只是在舞台上完成一个角色或某一部分工作,而是在用歌剧的艺术形式展现脱贫攻坚的历史画卷。”王宏伟的家乡在新疆,这些年里,他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巨变,更切身体会到脱贫攻坚为人民带来的福祉。用表演为时代画像,“是我们这代歌剧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歌剧《山海情》有很多片段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经历。”首演现场,2019年、2021年两度获民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冀永强感触良多。2018年,冀永强开始参与新疆和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最多时一年去新疆8次,每次都要历经转机、开车的一路颠簸,“歌剧唱的就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事情,非常亲切。希望未来能再多出一些这样聚焦现实生活、讲述普通人平凡故事的优秀作品。”

本报记者高倩方非摄

原文链接: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2/20221001/20221001_007/content_20221001_007_2.htm#page6?digital:newspaperBjrb:AP6337d226e4b0b60bbc5d21e4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