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花园

乐评人王小歌:这歌能沁入民族血脉

发布时间:2022-10-06 16:32:14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责任编辑:高彬


乐评人王小歌:这歌能沁入民族血脉

——评析歌曲《我们同唱一首歌》

王小歌

2022年最火腾的歌,是哪一首?

您说我说大家说,老少爷们难摆平。

如果说《我们同唱一首歌》是火歌之一,您是点头“Yes”,还是摇头”No”?

空口无凭,数据说话。

2022年元旦,由方文山填词,杨宗南作曲,萧敬腾、袁娅维、张杰、欧阳娜娜、陈立农等演唱的MV版《我们同唱一首歌》,5天内全网播放3亿次。

啧啧,九十年代风靡《同一首歌》。

2022,轰响《我们同唱一首歌》。

一个三十年轮回的“音乐现象”。 

“词圣”作词+大咖谱曲+大腕群唱。

这叫顶级实力。

这叫鼎尚卖点。

这叫悬空“王炸”。

“竹篱笆围绕着茉莉花只为它挡风沙,挡风沙雨在下谁在家我思念你说话,你说话说隔着那海峡的牵挂放不下,放不下的感觉像幅画谁安静泡著茶,泡著茶下着棋榕树下熟悉的家乡话,家乡话让游子想起家想回去团圆啊,团圆啊是最美的牵挂因为我回到啦,回到啦爷爷的爷爷家这乡愁被融化。我们同唱一首歌(闽南话),都唱怎样才会赢(闽南话),我说的你都知道(闽南话),你都听得懂(闽南话),都拥有同祖先的名字(闽南话)。……我们同唱一首歌(闽南话),都唱怎样才会赢(闽南话),红砖庴是谁在住(闽南话),乡亲父老们咱们结伴向前行(闽南话)。……我们同唱一首歌(闽南话),落叶归根是唐山(闽南话),寻根路你我对话,穿越了海峡两岸从来是一家。祖谱有你我的名字(闽南话),一起去打拼留好名声让人打听(闽南话)。”

这歌唱的有来头,故事有由头。

说的是中国台湾三兄妹在爷爷去世后,凭借半张族谱到福建寻找祖籍地的亲情佳话。

方文山主歌三字经、拉家常、叙事诗一般的歌词。

杨宗南挟闽南地气、蘸乡情汁水谱出的曲子。

萧敬腾、袁娅维、张杰、欧阳娜娜、陈立农等一线明星的联袂演唱。

把这歌绽放为抒情解愁、牵魂引梦、醉人醉心的音乐奇葩。

这首歌起头以委婉徐缓轻击耳鼓。

以思念牵挂渐进沁入心境。

以团圆乡愁收尾递至脑干。

以普通话、闽南话交互冲击。

给快让哼哼唧唧、咿咿呀呀快餐音乐迷瞪了的迷哥迷妹一份惊喜:

啥是音乐大餐?啥是云端体验?啥是绝妙享受?

听哈,来啦!

《我们同唱一首歌》,催人思乡、思情、思亲。

“十一”假期,小歌把这歌拿来再听,没数听了多少遍。

不是不想停,是停不下来哈。

好歌词有引力。

好曲谱打动人。

好歌声传天际。

文山的词作道行深。见过方文山写的挺多歌词,其特点凸显:极善于对生活末节的画面式表达,极善于对一般表象的文化式宣泄,极善于对凡人情感的白描式抒发。

故常会捅咕出,如“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等一类让人过目过耳就难忘掉的好诗好词。

这哥们是捅词天才,道行深厚、不服不行。

这首歌的歌词乡土味浓。文山用直叙平白、讲故事的方式,以“竹篱笆、泡著茶、家乡话、爷爷家、这乡愁、被融化”等关键字,把半张族谱寻祖籍的故事画面一帧一帧地展现在大家伙面前;并在副歌中用“我们同唱一首歌、都唱怎样才会赢、都拥有同祖先的名字、穿越了海峡两岸从来是一家”等几句点题破题,对故事过程做了完整乡情亲情民族情的自然诠释。    

宗南的曲谱拱人心。多年来,自由音乐人杨宗南在中国音乐圈摸爬滚打、孜孜以求、不断攀高,逐步成长为集策划、导演、摄影、创作、歌手于一体的一线大咖。

他创作了如《走天涯》、《花开的街巷》、《叶问》、《一生陪伴》、《一抹夕阳》等让人顶赞的好词好曲。

其特点是:善于用平朴、率真、透亮的调性拨动心脉、抚平心情、净化心灵、激发共鸣。

宗南家在泉州,“宗南”嘛。在这首歌的作曲中,他把天时地利人和融容到了极致。

在这首歌中,宗南传承海峡两岸共同的音乐基因,用“三字经”的律动和中国五声调式谱曲,把“家乡话、让游子、想起家、想回去、团圆啊”的亲情乡愁渲染得意象万千。

并在众星们用普通话、闽南话轮唱、对唱的轰击中,把“我们同唱一首歌、落叶归根是唐山、祖谱有你我的名字、一起去打拼,留好名声让人打听”的歌曲主题,一个波次接一个波次的反复推向高潮,催激地人满目潮涌。

众星的演唱忒喧腾。这首歌由海峡两岸5位一线歌星共同演绎。主歌轮番演唱、副歌交互演唱,普通话、闽南话轮唱对唱、5人共声合唱,使这首歌宛若一台小型群星演唱会般火烈炸响。

曲调平铺质朴,却醒人感人;演唱各具特色、却浑然一体;表达形式多样,却整体喧腾。打造了一个词美曲美、男女混声、众星互嗨的音乐宴会。

萧敬腾沙哑沧桑、略带磁性的表达,张杰慢速抒情、偏重乡野的唱风,袁娅维天生爵士乐烟熏质感的嗓音,欧阳娜娜清甜、舒缓的轻唱,陈立农阳光透亮、富于张力的表现,可谓众星合璧,意境万象,锻造出了一首凝聚亲情、感动两岸、能沁入中华民族血脉的经典好歌。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