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校访谈

“五育融合”推动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发布时间:2022-10-12 09:19:13 丨 来源:解放日报 丨 责任编辑:高彬


原创校史剧《积厚流光》

融合育人,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思维模式,更是一种创新性教育实践方式。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形成全面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既是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向教育改革实践落实的有效方法,也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厚植家国情怀的办学传统有机结合,在以价值引领为核心明确“五育”共行方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构“五育”共美机制、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凝聚“五育”共建合力、以补齐短板为重点促进“五育”共生发展、以交叉创新为驱动激发“五育”共荣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推进“五育融合”上不断创新尝试。




       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的“五育融合”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专家研讨会上,各类型高校、各专业专家就此提出真知灼见。后续学校将明确重点任务,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持续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相互融合、相互贯穿、相互支撑,努力以制度建设推动“理念之融”、以课程建设促进“体系之融”、以平台建设实现“资源之融”,积极探索具有交大特色的“五育融合”育人模式,将德智体美劳的“单弦独奏”升华为“五育融合”的“交响乐”,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质量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原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公司副总裁包起帆




       对每个人来说,整个学生时代是人生至关重要的时代,其间人的成长不仅仅是智力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只有“五育融合”,才能使人茁壮成长。第一,要深刻理解“五育融合”教育的价值及内涵,理解什么样的“五育”才是社会和国家需要的。“德育”是要让学生从小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理念,一个人长大后不管身在何方,处在什么岗位,胸中有国家,心中有人民,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智育”要尽其所能,学到知识,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奠定基础。“体育”重点是要增强体魄。“美育”不仅仅限于学会音乐、绘画、舞蹈,更应塑造诚信、友善的心灵美。“劳育”不仅仅参与简单劳动,更应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树立甘愿奉献汗水和智慧的意识。第二,要深刻理解“五育融合”教育的核心问题是知行合一,身传言教。要让有理想的人来讲理想,要让肯奉献的人来讲奉献,要让有道德的人来讲道德,在育人实践中应充分发挥模范人物的榜样力量。“五育融合”教育的关键是老师和家长的为人师表。老师和家长自身“五育”素质的提升,将会成为“五育融合”能不能落地、能不能成功的关键。第三,要深刻理解“五育融合”教育的根本路径,学校毫无疑问应该挑起重担,但更需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践行“五育”思想,把“五育”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五育”教育的灵魂,应该在讲实话、讲真话中不断提升教育感染力和影响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我和我的同事们将会一如既往,更好地参与其中。




      将美育统一于立德树人总要求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曹荣瑞




     “五育融合”的底层逻辑是育人目标的一致性,美育作为“五育”之一,必须与其他诸育一起,服从和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第一,要加强美育与德育的融合。美育可以通过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以美润心,以情感人,以文化人,用潜移默化、喜闻乐见的方式,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引人向上向善,培养健康、活泼、生动、全面、美好的人格。第二,要加强美育与智育的融合。美育有利于开发智力,已被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反复证明。学生通过接受艺术教育,参与艺术的创作、表演和鉴赏活动,可以很好地丰富其想象力,激发其创造性。尤其是艺术、人文、科学教育之间相互渗透融合,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第三,要加强美育与体育的融合。体育本身就是力与美的有机结合。要注重“身心一统”的理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外在美与内在美,把审美教育与生命教育、健康教育融入学校体育工作。第四,要加强美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劳动是光荣的、崇高的、伟大的,同时也是美丽的。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劳动中蕴含的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等精神,是人间至美,既是劳动本身的内涵,也理应是美丽青春的本色。




      以体育德、以体育人、以体育文




     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王陈




      学生体育素养培养是世界性的发展方向,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我国学生应具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方面的核心素养,它与育德、育人、育文也是直接相关的。首先要馆课融合、以体育德。体育素养培养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抓手之一。一方面是体育课程思政,要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体育课程思政来深度挖掘教育内涵;另一方面是馆课融合,可以大力发展体育博物馆数字化,开发元宇宙场景下的以体育德数字化资源。其次要技能培养、以体育人。体育素养培养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塑造的关键措施。要在兴趣上下功夫,要从兴趣出发,发现学生的爱好、特长,更容易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坚持;要在运动技能养成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最终让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项目技能并坚持一生。再次要环境营造、以体育文。体育素养培养是健康校园文化养成的重要路径。其一是体育文化环境养成,通过体育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养成学生健康的校园行为;其二是体育创业文化环境养成,大学体育俱乐部、校园体育赛事等可以培养体育创业人才,这是大学生创业文化的新赛道。




       “五育融合”重在实效




        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陈大文




        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是培养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一要有问题导向。必须直面过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德智体美劳教育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问题。这里既有教育主管部门多头管理问题,也有大中小学一体化育人工作没有做到位的问题,更有学校内部各部门各学院之间条块分割问题。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就是要打破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科目的育人壁垒,实现德智体美劳五方面育人的有机结合,各种教育资源作用的综合发挥。二要有目标导向。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关键是准确定位各自育人作用,正确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任何片面夸大某一方面教育的价值,甚至谋求加课时加分量的思维方式都是有害无益的。我们常说“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实际上智体美劳各育都蕴含着德育,要同向同行、润物无声,不能搞“表面化”“硬融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构建一个新的教育体系,即“五育”定位准确、关系和谐、优势互补、合力育人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三要有效果导向。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任务,不能停留在理念层面,必须落细落小落实,在提升教育效果上下功夫,努力追求“1+1+1+1+1>5”的整体育人成效。




       在国家需求的坐标中求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教授,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柯政




       对于上海交大要专门出台关于“五育融合”的文件,我有一个感受,同时也有两条建议。




       一个感受是兴奋。“五育融合”在基础教育中谈得比较多,做得也比较好。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牵涉很多理论问题,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与“五育融合”的手段之间有何关系,高等教育的“五育融合”与基础教育有何区别,等等。




      因为兴奋,因为高期待,对做好这项研究、出好这份文件,提两条建议。




       一要聚焦主战场,进一步突显国家责任意识。“五育融合”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培养满足国家所需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海交大要做的是,尽快把科学教育、工程教育提升到世界最高水平,这是教育强国建设极为重要的领域和抓手,也是上海交大的主业。“五育融合”,必须要围绕这个主业,否则容易偏题。




       二要发扬务实作风,提出推动工作的具体方案。这份文件的重点不在于理论论述,而在于提出一份行动方案。比如,“五育融合”需要大体量课程的支撑,我们能否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自建”路子的创新道路——和华东师大等其他院校共同推进“中央厨房”似的课程联合研发中心?这需要把想法融入实践,在实践中深化认知。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只有如此去谋划上海交大版的“五育融合”,它才会是真正的国家水平。我们对交大充满信心!




      创造一个个有示范意义的案例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陆军




      高校推广“五育融合”,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有几个环节应该重视:




     一是辨析功能。“五育”,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德育、劳育应是必需品,智育、体育、美育应是刚需品。当然,也有部分学生会把体育与美育看成是附属品。教育的责任是,要让“五育兼具”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不可替代品。




      二是寻找路径。“五育融合”,不应该简单地做加法,加活动、加课程、加教材……而应该在一个“融”字上下功夫。交大率先提出“理念之融”“体系之融”“资源之融”,很有新意。建议下一步重点探讨“功能之融”“体验之融”“效果之融”,这方面有许多空白点需要去填补。




      三是创造案例。“五育融合”不是玩理念,不是做文章。教育的硬道理是创造一个个有示范意义的案例。成功的德育案例,一定会蕴含着智、体、美、劳;成功的美育案例,也一定会蕴含着德、智、体、劳。其它各“育”,也当同理。交大老校长唐文治,当年创立了“唐调”读书法,他把中国历代的古文分成阴阳刚柔四象,提倡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读法,做到“阳刚文章朗诵起来要慷慨激昂、气势雄伟”“阴柔文章要缠绵悱恻,回肠荡气”,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影响,这就是一个寓美于德、于智、于体的经典案例;而他在1909年带领铁路专科高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地铺轨测量的校外实习,是又一个融德、智、体于劳动教育的生动案例。2012年交大推出上海校园大师剧的奠基之作《钱学森》,2021年与松江区、上海戏剧学院联合推出《侯绍裘与唐文治》,则更称得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的寓美于德、智、体、劳的精彩案例。




      四是强化导向。“五育融合”的顶层设计与实施方案,应强化考核评价导向的力量,应强化榜样人物导向的力量,应强化创新探索导向的力量。




       形成综合有机的人才培养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王宁




        所谓“五育融合”在我看来,并非是要有意地将对人才的各方面培养分割开来,而是要形成一个综合的有机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我们所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五个方面照我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德的含义不仅是个人道德品德,同时也隐含着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有家国情怀,时刻准备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智的含义也不仅仅是学好本专业的知识,而更是应该把握当代学术前沿的最新发展,以及本专业以外的跨学科知识,即学文科的学生应该有科学的实干精神和动手能力,学理工科的学生则应该有博大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做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也很重要,现在的各种智能手机和网络的发达,使得学生整天花很多时间在这上面,很少有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造成了眼睛近视者增多,这些都应该引起注意。而强调美的方面,则主要指一种对美的欣赏和审美判断力。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不少学文科的学生字都写不好,甚至写不出来,这显然是一种畸形发展,因此适当地提高书法水平,掌握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还是必要的。最后就是劳,这并不意味着要去有意识地做一些体力劳动,而是要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劳动观念,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理解。




       “五育融合”是协奏曲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邢云文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育人理念的一场革命。“五育融合”是让大学走出工具主义教育理念,真正地回归大学本身育人使命的一场革命。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大学育人致力于让学生成为某一种有用的人。而今天,大学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需要超越工具理性的惯性思维,要让学生把最有可能成为的那个人作为目标。




“五育融合”不是齐头并进,而是“弹钢琴”。作为一种育人理念的变革,也要求我们在育人方法上有创造。“五育融合”不能因袭老办法,不是要开设“五育”课程,也不是要让学生在五个方面齐头并进。“五育”的核心是树人,我们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五育”要围绕这个主旋律来,不然就“跑调”。要围绕这个主基调进行设计,像弹钢琴一样,搭配好高中低音部,配好和声、复调、旋律,从而形成一部完整的育人协奏曲。




“五育融合”聚焦点是“育德能力”。德智体美劳,德是在第一位的。我们人才培养的问题也不在知识和专业上,而是在德行上。除了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外,其实体育、美育、劳育最终也是育德。比如说体育,一方面具有强身健体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勇敢、拼搏、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五育融合”最终是落实到育德能力上,构建起良好的育人生态,提升整体育人效能。




        “德智体美劳”实现全人培养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吴静怡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未来社会的需求特征,加速了人才知识结构由单一学科型向多学科复合型发展的转变进程。学科交叉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与融合已成为现代和未来科技发展和创新的驱动力。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更加体现未来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学校本科培养考虑,应更加重基础、强交叉。注重综合能力、学科交叉能力培养,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实现学生的全人培养。




        围绕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的“四位一体”育人理念,构建可实施、可评测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可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细化,同时结合本专业的认证标准,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做好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对应。课程设置方面,在通识课程中,应建设如材料美学、科技与艺术等方面的课程,引导学生发现科学之美;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实验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重视体育在“全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德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智育培养中,能更多地实施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原文链接:

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journal/detail.html?date=2022-10-12&id=340802&page=08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