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花园

影评:中国主旋律电影,路在这方

发布时间:2022-11-01 17:30:00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责任编辑:高彬


影评:中国主旋律电影,路在这方

——写在影片《万里归途》观后

王小歌

最近《万里归途》影片挺火。

10月29日下午,小歌走进影院。

影片拍的不错。大题材、大策划、大场面、名演员。

商业大片的套路,却装满家国情怀。

小歌三次潮了眼眶。

一次是宗大伟高呼:把中国护照、国旗举起来,我带你们回家!

二次是郑智化开唱“抬头的一片天,是男儿的一片天”,30年前的《星星点灯》,今天被催出了泪星。

第三次是宗大伟给太太打电话:有事耽误了,每次都是这样。

……

上映20多天,票房突破13亿,获9.6口碑高分。

此般劲爆,秘诀在哪?

观众说法,大抵有这几个:

写真,故事有根。2011年,中国第一次动用军事力量,12天内从利比亚撤出36580位公民,并安全护送回家。

抓大,国家题材。国外撤侨是国家行为,中国驻外机构运筹帷幄、出生入死,表现的是中国力量、中国形象。

展勇,颠覆认知。外交官唇枪舌剑是本职。中国外交人员面对战火战乱,敢于担当,英勇无畏,转型为刚猛勇士。

演好,群贤毕至。张译、王俊凯、殷桃等一众演员角色把握准确,演技流畅自如,情感表达细腻。给影片增粉加彩。

影片中两首插曲,郑智化的《星星点灯》,画龙点睛,老歌新意,用得精妙;

王菲演唱、钱雷作曲、唐恬作词的《归途有风》也不错,但置放过于偏后,对影片影响力、感染力有减分。

《万里归途》为主旋律电影打了个样儿。

中国主旋律电影,是不是应奔这个方向?

无须讳言,当下个别主旋律影片观众不太买账。

原因何在? 

突出症结是:影片与观众之间,心脉无法互通,情感难以共鸣。

观众是上帝,电影没质量,人家会用眼弃权,用脚投票。

怨不得观众。

而事实上,观众对主旋律电影是接受的。

他们不愿接受的是,影片内容上课式、说教式、指导式的不舒心表达。

如何拍出让观众想看、愿看、爱看的好影片,让银幕回响与观众心脉同频跳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世界进入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

时代在变,市场在变,观众也在变,人们对美好电影的需求也在变。

如何顺应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形态,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电影的新需求,这是个新课题、大课题,得上下齐心,通力解决。

集结观众的意见,以《万里归途》为参照,似应在以下方面给劲:

定位得准。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13亿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中国电影创作的肥沃土壤与不竭源泉。一部影片能不能行,市场会不会火,考验的是导演团队的政治眼力、业务能力,特别是对形势、题材、市场、观众等的精准定位。

一部影片,定位对了,可能怎么拍都是对的;定位不对,可能怎么拍都是错的;没有定位,可能怎么拍都是乱的。

《万里归途》的成功之处在于,导演团队思想新锐、定位精准,对国外撤侨这一重大题材,多年前就提早谋划,循序准备,厚积薄发,展示出了一幕我驻外使馆人员肩负使命、攻坚克难的历史往事,备受各方称赞。

融合得好。电影如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观众意见是,主旋律影片得寓教于乐、寓乐于教“双轮驱动”。通俗点说,就是要艺术性地将教育跟娱乐相融相合,使人自然顺畅地在娱中受教、在教中得乐。

电影好看好玩有意思,观众才会来;主旋律电影有故事、有特点、有意义,才可能有“魂”、有“筋”、有“劲”,观众才会乐此不疲、不请自来。

不能想象,心身俱疲一天的年轻人,让他(她)自个掏腰包,到影院看一幕不如愿、不走心、硬撅撅的说教课。

用商业片的思维方法,贯穿起、融合进主旋律的精彩内容,这是一条非走不可的路。

《万里归途》的成功之处在于,把祖国的伟大、爱国情怀融入了跌宕起伏、惊险四起的故事情节中,用镜头语言,在润物无声的细处,在不动声色的妙处,给观众们上了一次活生生、亮堂堂的思想教育课。

观众乐呵呵地,都接受了,并感慨万端。

体验得美。当代年轻人思想前沿、思维活跃、体验感要求超强。看电影的理由直接且简单:就希望能给劳累了一天的自己减点压、找点乐;就希望能给被烦事烦透了的心绪更点新、纾个解;就希望能给团聚在一起的家人或朋友添点笑、欢个娱,等等。

专家说的再好,他(她)未必听;宣传说的再美,他(她)未必信。他(她)更喜欢在对影片内容的自我沉浸、自我感悟中,诠释自己对影片的终极评价与认知。

《万里归途》的成功之处在于,没有过于突兀说教或喊口号,而是让观众自始至终沉浸在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的事件中,感悟到中国驻外使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的坚定坚决,国家驻外使馆人员临危不惧的英勇果敢。观众自觉内生出对党和国家的由衷热爱。

细节得抠。普通民众大多不会拍电影,也拍不了电影。但他们会看电影、懂电影,真正高手在民间。电影本子好不好、导演水平怎么样、情节编排细不细、演员演得对路不,他们有时说的比专家精道。

当下观众出挑、不好糊弄。他(她)能通过几个细节的精妙,把这部电影说出个花来;也能通过几个细节破绽,把个电影贬的啥也不是。

艺术家们在电影创作上,可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哈。细节真的决定成败。

《万里归途》的成功之处在于,注重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性格,艺术效果不错。

比如,镜头中:驻外使馆领导说,祖国就在身后,使馆就在身边,我们一定带大家回家;宗大伟喊,我的底线就是带我们的人回家!中国员工叫,我们有救了,我们有救了!

看似随意几句的话,折射的可是您我都懂的大道理。

再比如,镜头中:迪拉特大巴车头上大幅鲜红标语,欢迎中国同胞;企业员工口中念叨的32万6713步;宗大伟在墙角给太太打电话时的落寞与无奈;与悍匪以枪对决、手枪惶然落地;回到北京听到鞭炮炸响的激灵反应,等等。

这一串串细节,刻画出了一心为国、一心为民的使馆群体形象;刻画出了一个并不完美、有血有肉、平民英雄的生动形象。

演员得好。电影是门艺术,能否出新出彩出奇,考的是导演水平,看的是演员演技。 

好本子+好导演+好演员,大抵能一战封神;

有本子、有导演,没个好演员,影片一般不会太出彩。

《万里归途》的成功之处在于,用一干好演员,讲述了一个中国好故事,一个中国驻外使馆好故事,一个中国驻外使馆平民英雄的好故事。

演员张译,把一个家庭遇到困难、平时有点刻薄、遇事足智多谋、关键时候敢于担当的平民英雄给演绎的入骨入肉、形象逼真、生动感人;

演员王俊凯,在国外撤侨的国家行动中锻炼成长,把一个中国年轻外交官的实践历练、心路历程给以圆满展现。

使馆大使、政务参赞、国企经理、普通员工等,老戏骨青春勃发,小角色精彩纷呈,煞是好看,煞是出彩。

看完《万里归途》,心绪久久不平。

此生无悔入中华,来生还做中国人!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