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故事

一次沪滇文化的“拾音之旅”

发布时间:2023-01-04 09:50:41 丨 来源:人民网 丨 责任编辑:高彬


清晨,初阳的光芒洒落在一个名叫“坡芽”的村落之内。伴着日出的余晖,袅袅炊烟升起,村巷中传出一声声美妙的歌响,时而高亢,时而低婉,余音绕梁,驱赶着山野间的冷清。俨然形成一幅“山明矗矗现奇峰,秀歌阵阵唱升平”的山野画卷。

这打破山野冷清的空灵之声,是被誉为“壮族诗经”的坡芽歌书,广泛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壮族地区,坡芽村就坐落于富宁县的剥隘镇,是云南通往两广的大门,茶马古道的重镇,也是右江起义的红色迂回区。坡芽歌书于2006年在坡芽村被发现,是以原始的图画文字将壮族山歌记录在土布上的民歌集,由81个图画文字构成,笔法简洁、形象,每个图画文字代表一首音形义俱佳的民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用图画文字记录民歌的瑰宝。

鉴于坡芽歌书在字形、声乐、古籍保护等方面的多维价值和独特魅力,其在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推动增强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初想到要发起这次“拾音之旅”,为昆剧和坡芽歌书“牵线搭桥”,是怀着无比忐忑的心情。确实,乍看之下,这两个项目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百戏之祖”,一个是原生态山歌;一个声音绮丽清雅,一个音韵古朴无染;一个透着浓浓的“书卷气”,一个隐着淡淡的“烟火气”;一个是“大家闺秀”、清风雅韵,一个是山野稻民、简朴纯真;一个浸淫在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熏陶中,一个饱含着农耕文化、壮族文化的滋养。

昆剧源自“南戏”,历经魏良辅、梁辰鱼、汤显祖等人的逐次推动下,在元明达至巅峰,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而坡芽歌书植根于壮族地区歌圩与壮戏的风情民俗、乡土文化的土壤之中,生辰年月已很难去断代,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缩影。坡芽歌书在2006年被发现以来,在中共文山州委、州政府和富宁县委、县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走出山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登上央视舞台、亮相国家大剧院,远赴俄罗斯参加世界第九届合唱比赛并勇夺金奖,先后赴西班牙、马耳他、泰国、斯里兰卡等国进行文化交流。“坡芽歌书”已成为继“云南映象”之后的一张以声乐为主的云南民族文化精品名片,标志着“坡芽文化”品牌又上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和新起点,但是未来的路怎么走得更好、更顺,也亟待细致谋划……

坡芽歌书虽源自民间,源自生活,但其传承与活化发展也并非易事。坡芽歌书是用壮族语言演唱的传统基调山歌,无论从歌词、曲调还是表演形式一时间都难以兼顾现代年轻人的审美。

对于昆剧与坡芽歌书的首次碰撞,上海昆剧团的青年演员胡维露十分兴奋,作为新一代的女小生,刚结束了首次55出全本《牡丹亭》的演出后,她就投入了此次与坡芽歌书的“对话”。在她看来,这次碰撞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艺术间的碰撞是自然发生的。有时我们身在此山中,感知与触觉会受到一定的束缚。但当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碰撞,会让我们可以换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剧种和文化,从而激发文化内生的东西,产生更多创新思路。”对此,在采访富宁县文旅局张官妮副局长和陈翠琼主任的时候,也获得了相同的答案,她们认为,这次碰撞交流的机会,真切地让坡芽歌书获得更多先进经验与创新模式,为日后坡芽歌书的深化发展埋下伏笔。同时,也希望藉此机会可以与昆剧有更多共创机会,音律共振,一起打开非遗保育的新大门。

某种程度上说,坡芽歌书与昆剧有着共同的“南方基因”,从历史进程上看,无论是江南还是云南,其先祖越人就以能歌善舞闻名,艺术形式都来源于丰厚的文化土壤;从曲词韵味上看,两者都是古文学的集大成者,坡芽歌书多是五言诗经体,不仅有诗经的韵味、汉乐府的手法,还有梁祝的凄美,融合了赋比兴的娴熟运用,而昆剧被称为“东方剧诗”,追求意境上的高度诗化,直承元曲;从符号性上看,坡芽歌书极具标志性的是其图画文字,81个图画文字就是活着的文字,在文字形态上比东巴文字还要古老,著名文字改革家周有光先生给了权威性的定位:“坡芽歌书,文字之芽”,而昆剧自然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性,服装、脸谱、角色行当一亮相,即有高度的识别性;从音律唱腔上看,两者都曲调优美、转音若丝、柔情似水,坡芽歌书发现者之一、现任文山州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刘冰山总结了两者的共同之处,就是“甜、静、柔、糯、含”,可谓丝丝入扣。

坡芽歌书和昆剧除了在历史进程、曲词韵味、文化符号和音律唱腔上的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两者都滋生于普罗大众的劳动生活和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之中,鲜明体现了无论是汉族还是壮族,作为稻作民族的诗性思维特点和艺术表现技巧,虽然各具十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但是根源上却是相通的,两者均是创作者对生活价值的表达。

艺术,因为百花齐放,而绚丽多彩,也因为根源的相融,而天下大同。各地民众不同生活形态的文化表征下,承载了相同的希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共同的精神世界,延绵传承,美美与共。

原文链接:

http://ent.people.com.cn/n1/2023/0104/c1012-32599293.html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