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星”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暨北京广播电视台少儿春晚优秀节目选拔于2月18日在北京启动,王音璇老师受邀担任专家评审,北京电视台、央视影音、腾讯视频同步直播。
王音璇
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表演专业
英皇(ABRSM)认证教师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精英教师
中国钢琴家教师协会会员
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测评官
欧洲钢琴教师协会会员
亚洲国际艺术教育家协会委员、理事
墨尔本国际音乐节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优秀导师
墨尔本国际音乐比赛精英教师
维也纳·莫扎特国际钢琴大赛杰出导师
紫禁城爱乐国际青少年艺术节杰出导师
(原川音院长敖昌群和夫人张莉娟颁奖)
倔强女孩
“孩子能展示一门才艺”是90年代国内父母最热衷的教育方式之一,6岁时,父母先后给她报了书法、舞蹈、围棋、绘画……但没多久就放弃了,直到7岁那年暑假,少年宫钢琴班招生,喜爱音乐的她报名了,并在父母的“调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让他们刮目相看。“虽然我非常喜欢音乐,但能坚持下来,更多的是赌气”为了证明自己,她坚持练琴,父母夸她“长大了”,这对于玩心大的孩子来说却是非常困难的“有时候真的太枯燥了,我就把书上的曲谱改编一下,找点乐子”。
人生导师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既然决定了,就要坚持,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结果怎么样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王音璇的启蒙恩师苗苗老师经常对她说,“苗苗老师非常严厉,我因为偷懒,经常被罚抄谱、练琴,但每逢考级和比赛,她都一定到场鼓励我,还经常夸我音乐感觉好。”这种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能与学生保持亲近的行事风格,在王音璇做钢琴老师后也体现出来,学生们一边评价她“你就是上天派来折磨我的”,一边又离不开她。“我作为老师,倾听孩子的心声,站在孩子的角度,让他觉得虽然我是很严厉的,但是真心为他好的,亦师亦友的感觉,这是我一直坚持做的事”。
(钢琴教学)
从零开始
2011年,王音璇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后来到北京,“当时家里给我在北京安排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我还是想教孩子弹琴”,一年后,她辞去收入稳定的工作,专职在琴行做钢琴老师。“那时候对北京还不太熟悉,也没什么人脉,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在琴行期间,王音璇用自己的专业,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她每年自费为学生们开钢琴演奏会,疫情期间还办了线上演奏会,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2015年,王音璇又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辞去琴行的工作,自己做工作室,“人生还是要拼一拼,再说我又不是第一次从零开始”。凭借山东人的这股拼劲,她获得了学生和家长们的口碑,也再次证明了自己的专业性,“最多的时候同时带30多名学生,虽然辛苦一点,但我也挺开心的,可以陪伴小朋友成长还可以做我喜欢的音乐,这个氛围让我很愉悦,这是我想要做一辈子的事业,我会一直坚持”,王音璇说,“能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支持与理解,我觉得很有价值”。
(王音璇和她的学生们钢琴演奏会)
对于比赛、考级,可能有很多家长存在疑惑,参加这些活动到底重不重要?王音璇认为,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能太过频繁。它可以给孩子历练,让他觉得这个事我可以去尝试,在比赛中快速成长、在考级中检验技术,同时也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能帮助树立自信。作为老师我会严格要求我的学生准备,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付出一定会得到回报。”
原文链接:
http://fashion.enorth.com.cn/system/2023/02/20/0536704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