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文学

李默然:中国演剧体系的践行者

发布时间:2023-03-17 14:02:07 丨 来源:北京日报 丨 责任编辑:高彬


郝戎

表演艺术家李默然(1927-2012)

《李默然戏剧笔记》李默然著李龙吟李唫整理中国文联出版社

中国话剧自春柳社演剧始,百年间涌现多位戏剧大师,如欧阳予倩、田汉、焦菊隐、袁牧之、金山、黄佐临、赵丹、石挥等,他们在北京、上海等地追求建立“中国的表演体系”。东北黑土地之上,亦有一位“中国演剧体系”的践行者,即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李默然先生。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前身是东北人艺,东北人艺由东北文协文工团、东北文教队、东北鲁艺实验剧团、东北鲁艺音乐工作团等组建而成。初建的东北人艺,继承中国话剧的战斗传统,又向苏联学习斯坦尼体系,因而逐步形成了北派的表演风格,即坚持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传统,融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精神的基础上走民族化的艺术道路。北派表演风格的代表人物,正是李默然先生,因而也有人称北派为李派。

北派表演风格的形成,是从学习斯坦尼体系开始的。在苏联戏剧的滋养下,李默然先生掌握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是他从业余剧团的演员成为专业演员的重要跨越。李默然学习斯坦尼体系,离不开《曙光照耀莫斯科》一剧的排演,这部戏的导演是严正,后来任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在《曙光照耀莫斯科》一剧里,李默然在严正的指导下使用斯坦尼体系创造角色,做了周密的案头工作,在排演中把台词练到嗓子痛、嘴唇麻,排练下来掉了6斤肉。李默然饰演的库烈聘这一角色,已体现出他岩石般的表演风格,海涛波浪般轰鸣的台词特点。《曙光照耀莫斯科》吸引了全国二十几个剧团来学习,后来的《尤利乌斯·伏契克》等戏的排演,更是让东北人艺在全国扩大了影响力。

北派表演风格的形成,与李默然先生等人对中国传统戏剧的借鉴密不可分。李默然先生自小热爱传统戏剧,熟悉中国古典小说的形象,在舞台上开始民族化表演风格的探索,是从《李闯王》《日出》《胆剑篇》开始的,并在电影《甲午风云》中得以体现:邓世昌夜弹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豪情与悲愤,撼动人心,可谓“关东大汉操铜琶铁板唱大江东去”。在上世纪80年代,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的排演中,有评论家在李默然饰演的李尔身上看到了周信芳的风味。李默然认为中国戏曲更加注重表现,但并非与体验绝缘,因此主张:向民族戏曲表演学习,是发展话剧表演艺术的源头。

曹禺先生说,李默然对话剧以及影视表演艺术的实践和探索,是中国当代话剧史上重要的篇章,认真地总结它,对中国话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李默然先生对戏曲的学习、对于斯坦尼体系的接受,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值得我们后人重视。李龙吟老师在文章里提到,李默然先生留下了35个笔记本,300多万字的笔迹手稿,这些宝贵的戏剧遗产,希望能够早日结集出版。

李默然先生的晚年,虽不再登台演戏,但还关心着表演艺术的传统、现在与未来。李默然去世当年(2012年)的4月,还与晓钟老师一同策划、发起“中国戏剧(戏曲)导·表演艺术体系论坛”,本人作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代表,参加了这次论坛,有了向前辈当面请教的机会。李默然先生对论坛的举办很高兴,但也有遗憾,还希望能继续研讨,可惜他老人家离我们而去了。我们后辈,应该继承中国戏剧艺术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国先进的演剧经验,在欧阳予倩、赵丹、于是之、李默然等艺术家的基础上,走戏剧艺术中国化的发展道路,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李默然之所以成为李默然,绝非偶然,他通过戏剧艺术表达对祖国的热爱,通过角色去塑造民族不屈的灵魂,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演戏。李默然先生曾谦虚地说自己不是什么家,什么明星,观众才是我们心中永远发光的星,努力让自己的戏变得“雅俗共赏”。李默然先生用他一生的艺术实践,真正做到了“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因此“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作者为中央戏剧学院院长)

原文链接:

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3/20230317/20230317_015/content_20230317_015_1.htm#page14?digital:newspaperBjrb:AP6413850fe4b0e0511d880e02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