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聚焦

家乡赞歌《我怎能不爱你》全网首发

发布时间:2023-06-30 22:13:13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责任编辑:高彬


新歌《我怎能不爱你》首发海报。

“共和国的工业在这里奠基,鸭绿江她沐浴过多少英雄儿女,看看这黑土地就能看到雷锋的足迹。我怎能不爱你,我怎能不恋你……”  

近日,表达辽宁赤子对家乡挚爱和赞美的新歌《我怎能不爱你》正式发布。此歌由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青年歌唱家李东海演唱,著名词作家车行作词,作曲家戚建波作曲,作曲家具本哲编曲,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歌颂辽宁的声乐作品”的项目成果。

歌颂辽宁的声乐作品《我怎能不爱你》全网首发。

《我怎能不爱你》的歌词满怀深情,旋律催人奋进,以第一人称直抒胸臆,表达身为辽宁人的自豪,将建国以来辽宁的无私奉献与非凡创举娓娓道来。无论是从未离开家乡的辽宁人,还是走向全国各地贡献力量、智慧的辽宁人,心中都怀有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热爱。

《我怎能不爱你》曲谱。  

“辽宁,是我们共同的底气、共同的脊梁,‘自强不息’与‘长子担当’早已刻进我们辽宁人的骨子里。”李东海表示,2023年正是我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作为土生土长的辽宁文艺工作者,他希望借《我怎能不爱你》为家乡振兴鼓劲、呐喊,用音乐鼓舞士气,用歌声滋养心灵、提振精神,助推辽宁振兴发展。

主创团队:

演唱:李东海

演唱:李东海  

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艺德标兵”,“辽宁省艺德楷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作为主要歌唱演员多次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重大演出项目,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在党的旗帜下》独唱《八一起义》;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演唱《强军战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演唱《工农兵联合起来》,获中宣部、文旅部的嘉奖。个人曾荣获国家艺术基金首批“舞台表演艺术人才”;全国东方声乐比赛民族唱法银奖;第十二届、第十五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荧屏奖”和分赛区一等奖;CCTV中国民歌大会“优秀歌手”;第一届、第二届东北民歌展演一等奖;辽宁省第三届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民族唱法金奖;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文华奖"优秀表演奖等。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回声嘹亮》《天天把歌唱》《向幸福出发》《中国文艺》《CCTV音乐厅》等栏目。多次参加“阎师高徒”阎维文师生音乐会的全国巡演;分别在阎维文任艺术总监的原创歌舞剧《思源》和舞台剧《小村大梦》中担纲男主角;参加中国民歌春晚、中国非遗春晚等演出千余场。多次随文旅部和侨联出访美国、日本、新西兰、津巴布韦、巴基斯坦等二十多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作词:车行

作词:车行  

国家一级编剧,原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室主任,原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代表作品:歌曲《好日子》《常回家看看》《母亲》《越来越好》《儿行千里》《父亲》《好运来》《欢聚一堂》等;组歌《中国精神》《幸福少年》《中华英雄谱》《中国青年》;音乐剧《噶丽娅》(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没有共产就没有新中国》《想亲亲》;歌剧《守望长空》(合作)。歌曲《警察的承诺》《红旗颂》《好人就在身边》《爱中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组歌等13首(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常回家看看》获1999年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最佳作词奖。

作曲:戚建波

作曲:戚建波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人民政协大讲坛特聘教授。荣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中青年徳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动山东人物”等。二十二首作品入选央视春晚,十三首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精品工程奖。代表作品:《常回家看看》《父亲》《母亲》《儿行千里》《亲吻祖国》《祖国万岁》《红旗颂》《咱老百姓》《开门红》《好运来》《欢天喜地》《欢聚一堂》《中国娃》《好男儿就是要当兵》《好人就在身边》等。

编曲:具本哲

编曲:具本哲  

作曲家,著名音乐制作人,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亚洲爱乐乐团作曲。主要作品: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人民大会堂文艺晚会《在党的旗帜下》情景剧改编《地道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大会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情景剧改编《共和国之恋》;建党一百周年国家体育场鸟巢大型晚会《伟大征程》舞蹈情景剧作曲《长征》;中国音协国家大剧院大型原创交响合唱《奋进新时代》作曲《金不换银不换》;为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火炬传递及点燃火炬》音乐作曲。声乐作品《我们还能陪妈妈多久》获得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一等奖。多年来受业内外高度赞誉,为推动中国新时代音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