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聚焦

刍议中国民族民间舞在少儿舞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23-07-25 22:01:57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责任编辑:高彬


苏曌,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国家三级演员,中央民族大学本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东城区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评审官,中国铁路文工团“先进工作者”。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丰富内涵,而民族民间舞更是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风采和艺术魅力。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民族民间舞以其博大精深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成为了少儿舞蹈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探讨中国民族民间舞在少儿舞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以及实地观察和案例分析,将阐述民族民间舞对少儿舞蹈教育的积极影响和益处,希望能够为少儿舞蹈教育的实践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通过研究和推广中国民族民间舞在少儿舞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出更多具有艺术才华和民族自信心的新一代。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少儿舞蹈教育;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少儿舞蹈教育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和练习民族民间舞,孩子们不仅能够沉浸于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之中,还能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精神内涵。这不仅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培养少儿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在少儿舞蹈教育中的意义

(一)传承中华文化。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通过学习和表演中国传统舞蹈,少儿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感受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舞蹈中的动作、音乐、服饰等元素,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美学观念。通过学习舞蹈,少儿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同时培养了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二)培养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民族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于培养少儿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舞蹈,少儿能够欣赏和理解舞蹈作品中的美学价值,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舞蹈的动作、姿势、肢体语言等要素,要求少儿在舞蹈中表达情感和思想,并与音乐相协调。这种综合性的艺术训练,有助于培养少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创造力和艺术品味,提高其对美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为其未来的艺术发展奠定基础。

(三)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对于少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舞蹈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通过舞蹈的动作和节奏,可以锻炼少儿的肌肉、灵活性和协调能力。在舞蹈的过程中,少儿需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态,培养良好的身体意识和控制能力。这种体验可以促进少儿的身体发育,增强其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同时,舞蹈也对少儿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舞蹈是一种表达情感和释放压力的艺术形式。通过舞蹈,少儿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通过动作和表演进行表达,减轻心理压力,提升情绪的稳定性和情感的表达能力。此外,舞蹈还能够培养少儿的耐心和毅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排练,他们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和努力,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自信心。

(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和表演过程中,少儿需要与其他同伴进行合作,共同完成舞蹈作品。这要求少儿在团队中学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舞蹈团队的协作与配合要求少儿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培养了他们的交流能力和社交技巧。通过与他人共同创作和表演,少儿学会了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分享自己的才华,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二、少儿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一)构建民族民间教学情境。在少儿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中,如何准确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一个重要的难点问题。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观和审美观念,需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来引导少儿正确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以避免过度商业化和表面化的呈现。在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中,如何选择和剪裁教学内容也是一个挑战。传统舞蹈种类繁多,如何根据少儿的年龄、能力和兴趣,合理选择适合的舞蹈作品和动作,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技巧性和经验性的难题。而且少儿民族民间舞蹈教育需要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然而,目前很多地方缺乏专业的舞蹈教师,尤其是能够教授民族民间舞的教师。如何培养和引进合格的教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再加上民族民间舞蹈教育需要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如舞蹈技巧、音乐、历史、文化等。如何在教学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情境,既满足学科知识的要求,又能够保持舞蹈的独特韵味,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二)借助情境教学方式结合。情境教学方式强调将学习内容与真实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习更具体、实际和有意义。然而,在少儿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中,如何设计多样性的情境,以满足不同年龄、能力和兴趣的学生需求,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借助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支持情境教学的实施。然而,如何将情境教学与技术融合,创造出适合少儿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虚拟情境、互动教学工具等,需要教育者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情境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少儿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如舞蹈技巧的掌握、舞蹈作品的表演等。如何在情境教学中确保学习目标与情境的有效匹配,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效结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情境教学注重师生互动和合作,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然而,在少儿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中,如何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特别是在大班教学中,如何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互动和合作中,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跨学科融合。在少儿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中,选择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是一个难点。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较大,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些孩子可能更喜欢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有些则更适合系统性的训练。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少儿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往往需要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舞蹈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还涉及到音乐、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的内容。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能够将相关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舞蹈教育中获得更全面的学习体验。然而,对于一些教师来说,他们可能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了解有限,因此需要进行自我提升和学习,以便更好地融合跨学科知识。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在少儿舞蹈教育中的策略

(一)重视文化历史。文化历史的教育意义。文化历史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了解和传承文化历史对于培养少儿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和审美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文化载体,通过舞蹈表达和演绎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民族风情,是传承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少儿舞蹈教育中,重视文化历史的教育意义不容忽视。文化历史的传承与发展需要通过舞蹈教育的方式引导少儿深入了解和体验,从而培养他们对文化历史的热爱和认同感。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少儿可以感受到舞蹈作品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的文化历史融合。在少儿舞蹈教育中,如何将文化历史与舞蹈技巧、动作设计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了解和感受民族民间舞的历史渊源、传统风格和演变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进行创新和探索。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述、舞蹈影像资料、音乐选取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舞蹈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同时,通过动作设计和编排的过程,教师可以融入民族传统舞蹈元素和技巧,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感受到文化历史的独特魅力。    

文化历史教育的教学方法。如何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文化历史融入到舞蹈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文化历史。一种方法是通过故事讲述和情境再现,将舞蹈作品的背后故事和历史背景生动呈现给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富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结合相关历史事件和传统习俗,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文化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舞蹈演出视频、纪录片或使用互动教学软件,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受舞蹈作品的魅力。同时,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民族舞蹈表演或民俗村落,亲身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加强艺术表达。注重舞蹈技巧与舞蹈情感的融合。舞蹈技巧是少儿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中的基础,但单纯追求技巧的完美并不足以实现艺术表达。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舞蹈技巧,包括舞蹈动作的准确性、舞姿的优美以及舞蹈节奏的掌握。同时,也要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舞蹈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帮助他们在表演过程中将技巧与情感融合,使舞蹈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同时,艺术表达的核心是情感的体验与表达。在少儿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孩子们通过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如喜悦、悲伤、愤怒等。通过情感的体验,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并将情感融入到舞蹈表演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引导、角色体验等方式,让孩子们深入感受舞蹈所传递的情感,并将其表达出来。    

培养艺术感知与审美能力。培养孩子们的艺术感知与审美能力是加强艺术表达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带孩子们观看精彩的舞蹈演出、参观艺术展览等方式,让他们接触不仅有舞蹈技巧的训练是不够的,孩子们需要通过多样化的艺术体验来拓展视野、提升艺术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少儿参加民族民间舞比赛、演出或交流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舞蹈在舞台上的魅力,激发对舞蹈艺术的热爱。而且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中,音乐和舞蹈密不可分。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舞蹈音乐的特点、节奏和情感,通过音乐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舞蹈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此外,教师还可以将音乐与舞蹈的创作结合起来,让孩子们通过参与音乐编排和创作的过程,进一步加强对艺术表达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三)关注舞蹈技巧。多样化的舞蹈风格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具有丰富的舞蹈风格和形式,如古典舞、民族舞和民间舞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和体验不同的舞蹈风格,培养他们的多样化舞蹈技巧。通过学习多样的舞蹈风格,可以丰富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舞蹈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系统化的舞蹈训练计划。针对少儿舞蹈教育,制定一个系统化的舞蹈训练计划非常重要。这个计划可以包括不同难度和技巧水平的训练内容,逐步引导学生从基础到高级的舞蹈技巧。通过分阶段的训练,学生可以有计划地提升自己的舞蹈技巧,逐渐掌握更加复杂和高级的舞蹈动作。    

个性化的技巧指导。每个孩子的舞蹈潜力和学习风格都不同,因此,教师应该采用个性化的技巧指导方法。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合他们发展的舞蹈技巧训练方案。这种个性化的指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表现能力[4]。    舞蹈比赛和演出的机会。舞蹈比赛和演出是锻炼舞蹈技巧和提高表演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比赛和演出,学生可以在实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舞蹈技巧,感受表演的紧张和快乐,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比较,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技巧水平。    优秀教师的指导和示范。在少儿舞蹈教育中,优秀的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应具备丰富的舞蹈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够通过自身的示范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舞蹈技巧的提高。优秀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舞蹈技巧,为他们的舞蹈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

结语:综上所述,中国民族民间舞在少儿舞蹈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学习和练习民族民间舞,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认同感。同时,民族民间舞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锻炼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在舞蹈中,他们不仅可以展现自己的个性与才华,还能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从中培养出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民族民间舞蹈教育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