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上午,由中华职业教育社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艺术手作(艺术疗愈)技能人才培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非遗手作指导师开班仪式”在北京通州宋庄艺术工厂区举行。来自全国文化艺术领域约50名有关专家参加研讨。
专家指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是我国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艺术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输送主渠道。到2025年,国家将重点支持建设10所左右全国文化艺术特色中职学校和30个左右中职专业,支持建设1-2所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特色高水平文化艺术高职专科院校和3-5个专科专业(群),支持建设1-2所文化艺术特色职业本科院校和5-10个本科专业试点,培育开发不少于10项文化艺术及相关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支持若干文化艺术类国家规划教材、优质课程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建设10所行业高水平示范院校和50个行业特色专业(群),建设20个行业示范性实训基地,培育30家产教深度融合型文化企事业示范单位,重点支持3-5个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集团,重点建设50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育人示范基地,推广一批典型案例。
专家建议:艺术疗愈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学术研究领域,并被广泛应用于心理疗愈实践中,受到了全球社会的高度关注与推崇。艺术疗愈将医学与艺术相整合,经由艺术创作表达及互动体验的方式减缓人们内心与外界的冲突,具有心理层面的治愈效果。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艺术疗愈的出现更能够贴合人的情感与体验,进一步调动了人的主观情绪。同时,随着儿童教育的持续深入,通过艺术手作,儿童也能够在特定的空间当中解放天性,净化心灵,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艺术认知以及审美能力,创建适合儿童成长的乐园。因此,艺术手作和艺术疗愈作为新兴热门产业,要紧紧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手作工艺大量培养师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强化手脑并用,实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教目的。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地区共建艺术手作和艺术疗愈公共实践中心,推行艺术工作坊创业就业模式,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动结合现代行业产业体系的发展需要、家庭教育需要、青少年和儿童成长的需要,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画时光艺术疗愈创始人娄宇爽介绍,公司已拥有300多种手作工艺培训内容,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教育培训中心的支持指导下,分类开设了“非遗手作指导师、文创手作指导师、民间艺术手作指导师、艺术疗愈指导师、艺术工作坊运营师”五个新职业,具有特色明显,内容突出,导向明确等特点。下一步重点围绕短期培训和跟进辅导深度融合,不断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积极联系各单位联合开展好党建、团建、工会文艺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发扬光大。
原文链接:
http://www.dzwvw.com/xinwen/jishixinwen/2023/0915/34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