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故事

张敬轩和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3-11-28 09:09:32 丨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丨 责任编辑:杨海乾


▲在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张敬轩(前排右一)为参观者讲解中外音乐文化。受访者供图

本报驻辽宁记者葛鑫  通讯员王臻青

张敬轩,大连之声文化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创办人、馆长。他醉心收藏十余载,创建的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已经成为中西方音乐文化交融类主题博物馆。他还将1万余件馆藏文物捐献给了国家。

青少年时期的张敬轩怀着对音乐的热忱与梦想,从黑龙江农村来到大连成为一名音响师。为弥补只有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经验的短板,张敬轩拼命学习,努力工作。“1999年,当时的我窘迫到连房租都付不起,在车库里蜗居了一年半……”经过5年的磨炼与积累,2004年,张敬轩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大连之声。

张敬轩乐于收藏和音乐相关的器物,他游走于世界各地,寻找并收集不同时期的乐器,其中有刻着贝多芬名字的钢琴、爱迪生传人私藏的留声机……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张敬轩决定深耕音乐文化领域,通过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前行。

为善如筑台,成功由积累。如今,张敬轩的“大连之声”从一个小微企业发展成文化科技产业集团。几年前,他还创办了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

从曾侯乙编钟(复刻品)发出的亘古清音,到巴扬琴的迷人音律;从1855年法国路易十四巴洛克风格鎏金雕刻Boulle古董钟,到1904年慈禧太后同款柜式留声机;从独一无二的邓丽君15周年演唱会唱片母盘,到世界经典歌剧珍贵唱片系列……在这个穿越艺术时空具有非凡魅力的博物馆,大连人带着对文化的期待来了,全国各地的音乐爱好者来了,海内外的旅游达人也来了……

“以文化复兴中华之路,用声音传递中国梦想。这是大连之声文化科技产业集团和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的初心和宗旨。作为一名扎根大连数十年的创业者和文化事业的传承者、文化产业的积极开拓者,我希望能用音乐为大连搭建起一座文化、友谊之桥。”张敬轩说。目前,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共备案了1.2万余件(套)文物,其中既有西方私人博物馆的藏品,也有国内资深收藏家的藏品。“我觉得这些艺术瑰宝不应该属于我个人,只有把它们交给国家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才能让世界音乐文化走进百姓日常。”张敬轩说。

“音乐是不受国界、语言、地域、种族、年龄限制的特殊语言,它能让你用耳朵去聆听世界的美好。”这是张敬轩对音乐的定义。博物馆八大展区的中西方音乐文化艺术瑰宝一直深受国际友人的欢迎,张敬轩坚信音乐是国与国、城市与城市之间最好的沟通桥梁,他始终期待着能够以音乐为媒介,用这种特殊的语言让世界人民“听懂”大连。

2023年10月,在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张敬轩与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索科洛夫校长作为合作双方代表出席签约仪式,现场签署《国际馆校合作协议》,双方议定将在民族文化、音乐文化、学术研究、学生培养、音乐产业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签约的成功,让音乐文化成为连接大连和莫斯科两座城市的纽带。接下来我们会根据双方自身领域优势制定计划,为两国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张敬轩说。

不久前,张敬轩受邀出席了由俄罗斯联邦文化部举办的“第九届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在弘扬传统文化板块发表题为《倡导新文博理念让走进博物馆成为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的主旨演讲,他提出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将以不同音乐文化主题进行策展,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国家传统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多角度地吸引年轻人走进博物馆。

目前,张敬轩正在积极筹划明年将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师生请到大连,在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联合举办“俄罗斯音乐文化周”“俄罗斯音乐文化专场演出”等系列活动,让文化纽带愈系愈紧,情谊越唱越浓。

始于热爱,勤于打造,精于深耕。肩负着社会教育、文化服务责任的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已成为公益文化服务的场所。“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擦亮辽宁文化名片,让更多人了解中外音乐文化,提升大众的音乐鉴赏力,传播文化自信的最强音。”张敬轩抚摸着他钟爱的留声机动情地说。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