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盱眙县地处苏皖交界,境内多山,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打工人数逾16万,全县有近万名留守儿童。为了更好地关爱这些留守“山娃”,为了守护他们的健康成长,河桥镇仇集中学的32名老师们于2016年发起了“1+2=1”山爸山妈关爱留守山娃这一有温度的爱心项目,给孩子们送去细致入微的关怀。
“1+2=1”就是通过在校园里举办“相亲”见面会,为每一名留守山娃选配一名“山爸”老师和一名“山妈”老师,组建一个“校内爱心家庭”,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日常关爱活动,努力弥补这些留守儿童爱的缺失,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山爸山妈”通过常态化开展“五个一”活动来呵护留守“山娃”,即“每天一次看望问候、每周一次沟通交流、每月一次家庭聚餐、每学期一次亲子活动、每学年一次节日陪伴”。通过这一系列的关爱活动,“山爸山妈”志愿者成为留守“山娃”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成长路上的陪护人。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如今,当年需要别人关心守护的孩子们已长大成人,这群“00”后青年人又自发成立了一支爱心志愿服务队,接过爱的接力棒,回到曾经的校园,开展爱心志愿服务活动,他们被留守儿童亲切地称为“山哥山姐”。
“山爸山妈”爱心志愿服务项目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教育部安排课题组对该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2019年该项目获评第四届江苏省志愿服务展示交流大会金奖,2020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6个部门评为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被《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等三十余家主流媒体推介。
盱眙原创作品《山爸山妈》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Smile文化根据山爸山妈关爱留守山娃项目为蓝本,为盱眙打造的原创歌曲《山爸山妈》由青年导演、编剧成思(盱眙籍)作词,作曲家王咏梅作曲,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院长管峻题写歌名。
歌曲分为女声独唱版和男女声对唱版,女声独唱版由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张其萍深情演唱;男女声对唱版则是由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张其萍、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李东海共同唱响。
朗诵版《山爸山妈》由成思、胡月明撰稿,表演艺术家贾米娜朗诵。
管峻院长题字
龙虾节首演
第二十三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大型文艺晚会上,由贾米娜、张其萍、李东海与仇集中学“山爸山妈”老师和“山娃”们共同演绎的情景歌舞《山爸山妈》,引起了舞台下、屏幕前无数观众的共鸣。感人的歌声回荡在盱眙山村水乡,萦绕在百姓的心间,也印在“山娃”们的心底。
主创谈心得
青年导演、编剧成思(盱眙籍):古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当今远离都市喧嚣的山村里,大量的留守儿童面临家庭教育的缺位和亲情的缺失。党心暖留守、师情送温馨,在社会及学校的关爱下,通过师生配对组新家的方式,山娃们过上了别样而多彩的幸福生活。
歌曲《山爸山妈》以江苏省盱眙县河桥镇仇集中学——山爸山妈关爱留守山娃项目为蓝本,用质朴的文字,描绘超越世俗的师生情,以生动的词句,表达温暖如春的赤子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感怀师恩,世代传承”为此歌词的中心思想。
作曲家王咏梅:拿到《山爸山妈》这首作品以后,我就被作品质朴的文字所感动,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格外关怀和关注,同时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与支持。有时一句暖心的话,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贴心的举动,都会成为治愈他们心灵的良药。希望能够通过这首暖心的歌曲,唤起全社会的共鸣。
对待这部作品,感动之余,我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将这部作品以温暖、打动人心的旋律呈现出来,如何用简单的音符,表达出人间大爱,道出留守儿童的心声和渴望,感染、呼吁更多人去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是我作为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张其萍:词曲创作部分从内心出发,赋予了作品浪漫唯美、虚实相结合的特点,并没有刻意歌颂赞美的生硬!作为演绎者,很有幸能把好的作品,“山爸山妈”这样感动的事迹,用音乐的方式传递给更多人,也希望更多人通过这首歌曲去关心留守儿童、成为“山爸山妈”中的一员!
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李东海:通过演唱《山爸山妈》这首歌,“山爸山妈”们这种大爱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深受震撼,他(她)们长期关注留守儿童,并结成对子,给孩子们送去细致入微的关怀,不断鼓励孩子们,并给予孩子们莫大的精神力量,孩子们渴望爱,渴望陪伴,更渴望走出大山,通过山爸山妈们的努力,能让孩子们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激励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
表演艺术家贾米娜:当我刚拿到这首歌的歌词,就被歌词中一句入情、入境、入画,“一桌好饭,几杯清茶,这是我梦中思念的家”,一句话,就带我进入“家”的氛围,“家”的温情。
歌词中,这句“请让我再叫声最亲切的名字,我敬爱的山爸”,“请让我再叫声最温暖的名字,我亲爱的山妈”,更是让我由衷发出真情呼唤,同时也为我在舞台表演上提供了情感依据和共情呈现。这也是让我读进心里的一首好诗,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