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新时代传承组曲

发布时间:2024-01-11 09:09:30 丨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丨 责任编辑:杨海乾


本报记者王彬

“我要和你一起唱,让木卡姆的歌声传遍四方……”在新疆城乡巴扎、大街小巷,田地旁、果园间,木卡姆的旋律处处可闻。弹起热瓦普,打起手鼓,人们在木卡姆中释放生活热情,传递喜怒哀乐,宣扬正义,赞颂勇敢,也将悲欢往事沉淀后的况味一一叙说。全国各地的游客从中了解新疆文化的多姿与深沉,愈加赞叹中华文化的丰饶与包容。

曲调是那样悠远,描绘的美好是那样贴近生活,木卡姆艺术传承本身就是一段令人震撼的故事。曾经,木卡姆艺术在党中央组织学者抢救研究之下,得以保存;现在,木卡姆艺术得到更好保护,在党和国家大力扶持之下,绽放更大光彩,正展开新时代传承发展的宏阔画卷。

“一定要保护好”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广泛流传于南北部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包括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等流派,其中,十二木卡姆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长期以来,木卡姆艺术一直以师徒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民间,也因如此,易受环境影响,曾一度面临失传困境。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事业,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为抢救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中央音乐学院学者万桐书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于上世纪50年代奔赴新疆,担起重任。历经数十年,这批专家学者与当地民间艺人以及从事保护、翻译等工作的专业人员一道,历尽艰辛,克服录音、记谱、翻译等重重困难,为抢救、记录、整理和研究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奉献终身。

今年9月,“生命如歌——万桐书与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专题展在新疆理工学院举办,分为“万桐书事迹”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及其保护传承”两个板块,除相关录音录像和图片外,还展出了万桐书记谱手稿(复制件)等珍贵内容。人们为24盘钢丝录音带等内容所感动,了解到《十二木卡姆》(乐谱总集)等著作出版对拓展木卡姆艺术传承路径、传承方式的重要意义。

人们深深感受到:“一定要把木卡姆艺术保护好!”老一辈专家学者对党和国家重托的矢志坚守,体现的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一以贯之。

“如此盛况让我们信心倍增”

2005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一项成绩都是新起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文化和旅游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实践活动,大力推动木卡姆艺术保护成果为人民共享。目前,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已相应认定了木卡姆艺术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自治区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23名。还有大批传承者活跃在民间,将木卡姆艺术传唱至更远的地方。

“所有喜爱木卡姆、希望了解木卡姆的人都能进入木卡姆文化艺术中心学习。我们敞开大门欢迎。”新疆喀什莎车县木卡姆文化艺术中心导演热合曼·阿不力米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培养出的一批传承者,经常来此参加培训,跟随代表性传承人学习木卡姆组曲。“这几年,我们得到了更多政策支持,有了更好的设施,受到了更多关注,年轻人也来了。如此盛况,让我们信心倍增,一定能把木卡姆艺术传承得越来越好。”他说。

在新疆,像莎车县木卡姆文化艺术中心这样的基地还有4个,分别位于鄯善县、哈密市、麦盖提县、墨玉县。传承者以中心为阵地,了解、学习、宣传木卡姆艺术。不少木卡姆艺术民间班社还以此为平台开展交流,在西宁、兰州、银川、西安、郑州等地演绎木卡姆艺术的精彩。

“木卡姆+”由时代和人民书写

“我给大家讲述木卡姆的良言……它是勤劳智慧的结晶,古老与青春、忧伤与快乐的音乐诗篇……”由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创作的大型音乐诗画《木卡姆印象》,融汇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等,融合歌舞、诗颂、器乐演奏、多媒体视效等形式,彰显了木卡姆艺术的时代气息,自2016年推出至今,常演不息、场场爆满。2023年上半年,该艺术团已演出134场,2023年7月又赴印度尼西亚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文化交流演出,35名演职人员走进9个城市为当地近2万名观众带去了11场精彩演出。

发挥新疆人民能歌善舞的优势、注重专业院团传承、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广阔舞台,正是新疆推动木卡姆艺术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大亮点。随着木卡姆艺术进景区、出国门,“木卡姆+”形态不断丰富,木卡姆艺术融入现代生活的方式也更加生动灵活。

“我们要通过挖掘木卡姆艺术的多元价值,充分认识其在凝聚认同、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更广视角、更高维度进行创作,不断出新出彩,持续用精品促进木卡姆艺术的传承和传播。”在近日召开的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专题研讨会上,新疆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木卡姆印象》导演努斯来提·瓦吉丁则提出,木卡姆所具有的深厚文化价值,给予艺术工作者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对传承人群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培养更多木卡姆艺术专业人才,近年来,新疆引领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艺术学院等院校发挥各自优势,开设项目相关课程。同时,多次举办相关传承人群培训班,共培训不同年龄段的木卡姆传承人2000余名。

木卡姆艺术要由时代和人民来书写。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定能吟唱出木卡姆艺术的新韵。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