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走进戏曲博物馆 重返京剧发祥地

发布时间:2024-02-20 09:48:13 丨 来源:北京晚报 丨 责任编辑:杨海乾


北京戏曲博物馆坐落在西城区虎坊桥湖广会馆内,1997年9月6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是北京市首家戏曲博物馆、北京市建成开放的第一百座博物馆。不久前,历经一年半修缮,这座有着“京城第一会馆”美誉的古建筑重张,升级改造后的北京戏曲博物馆,亦推出了全新的展览。其中,“菊海鸿濛——京剧发祥地展”通过呈现珍贵的戏曲文献、文物、图片和音像资料,带领观众感受发祥于西城这片沃土的京剧文化。自两百多年前徽班进京落脚于此,到如今奏响“会馆有戏”之湖广会馆焕新华章,源远流长、守正创新的京剧艺术,还在不断续写新的故事。

50b3db6517033c36d883e5672a5c22ae_20240219_012_398327.jpg

北京戏曲博物馆外景。本报记者王广燕摄

0ca51026d03b1862985019c6772b0127_20240219_012_399327.jpg

《同光十三绝》重现名伶音容。视觉中国供图


3954a8b9dd5d32b88ce6981a5ad438b4_20240219_012_349327.jpg

升平署腰牌

353ccdeee4c2d5153809df9d1104fa9b_20240219_012_362327.jpg

展柜右侧为缂丝箭衣

9783be0486cdd28ca9727672d90b265e_20240219_012_361327.jpg

《瘦云轩受贺图》本报记者方非摄

d72840298e77175dd59dbaca0f224652_20240219_012_363327.jpg

左为京剧名家李万春先生穿过的素侉衣。本报记者王广燕摄

观展·亮点

清代名伶进宫承差的“通行证”

升平署是清代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最初称南府,始于康熙年间,隶属于内务府,道光七年(1827年)改称升平署。光绪年间,由于慈禧太后嗜好戏曲,升平署是极为忙碌的。升平署的演员由“内学”和“外学”组成,其中太监伶人称为“内学”,民间戏班的职业演员则称“外学”。宫中演戏需要“外学”时均由升平署提调“外学”演员进宫承差,他们出入宫廷时,以升平署腰牌为通行证。

在此次展览中,就展出了一件木质的升平署腰牌,是京剧演员陈德霖进宫承差时随身携带使用的。腰牌上方有一圆孔,便于拴系。正面中间有两行烫字:“升平署·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制造”,右边墨笔书“学生陈得林(查清代升平署有关档案均用此名)年三十八岁”,左边注明持牌人特征“面黄无须”。背面圆孔附近有“腰牌”二字,上半部中间纵行烫印“内务府颁发”;下半部为满文烫印“总管内务府”。

“1996年湖广会馆修复重张,陈德霖先生的后人陈志嘉找到我,带来了两件重要文物,其中有一件就是这块珍贵的腰牌。”湖广会馆的第一任经理许立仁说道,这块腰牌对清代升平署的历史,是一份难得的实物例证。当年能拿到腰牌的人并不多,拥有者皆为梨园界的佼佼者。据《升平署档案》记载,光绪十六年(1890年),陈德霖与谭鑫培、罗寿山、孙秀华等一起入选升平署,进宫承差。光绪三十年(1904年)陈德霖在宫廷担任教习。陈德霖在宫中常与杨小楼、谭鑫培、卢胜奎、刘赶三等名家同台演出。

梅兰芳送给老师陈德霖的生日礼物

展厅内,有一幅立体感极强的《瘦云轩受贺图》,自左至右共刻画了七个人,分别是姚玉芙、姜妙香、王蕙芳、陈德霖、王瑶卿、王琴侬、梅兰芳。画中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此图是根据1921年陈德霖六十大寿时的合影制成的,由梅兰芳将其作为生日贺礼赠送给老师陈德霖,承载着二人的师徒情谊。

陈德霖是清代光绪以来青衣演员的代表人物,使京剧青衣一行的演唱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他一生收徒甚众,桃李满天下,又有“老夫子”之称。1914年,20岁的梅兰芳拜师陈德霖,直到陈德霖1930年去世,梅兰芳在恩师的指点下技艺不断精进。辛酉年(1921)阴历九月,适逢陈德霖六十寿辰,陈德霖设宴于同兴堂饭庄,梨园众弟子与艺苑亲友前往祝寿,并纷纷以书画、织物为寿礼。《瘦云轩受贺图》中的人物,便是陈德霖与他的六大弟子。

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瘦云轩受贺图》采用了非常特别的堆绣制作工艺,图中人物头像为画像,与黑白照片十分接近,他们身上所穿的是绸缎制作的衣服,内部还有棉花填充,突出于画面,让观者感到七位人物宛如走出了画外。许立仁介绍,这幅《瘦云轩受贺图》亦是来自陈德霖先生后人陈志嘉的捐赠,“在漫长的岁月里,这幅立体的画作是卷起来保存的,底部出现了破损,历经风风雨雨保留了下来,非常不容易。”

专为饰演武松设计的戏服凝结巧思

优秀的京剧演员不仅会在剧本、台词、表演方面不断变化、革新,在化妆、服装、道具等方面也有新的创造。在此次展览中,有一件黑色的素侉衣,是京剧李派武生创始人李万春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饰演武松时穿的。李万春先生次子、原北京京剧院武生名家李卜春介绍,这件戏服中,就凝结着父亲的创新巧思。

侉衣是京剧服装的一种,属短衣,常用于短打武生行当中的江湖英雄人物,也用于有武艺的家丁等群众角色。“戏中的武松在衙门里已经有了职务,身份与过去有所不同,如果还穿普通的侉衣,就缺少了辨识度;但又不能穿箭衣,那样会与其他角色产生雷同。我父亲就对侉衣的腰胯部分加入了新的设计,并称为‘侉箭衣’。”李卜春说道,除了展览中展出的这件素侉衣,父亲还设计了包括缎子款、丝绒款等不同的材质,让观众耳目一新。

李万春先生唱念俱佳,表演上善于刻画人物,尤其以武松戏、天霸戏、关羽戏、悟空戏等蜚声大江南北。李万春的武松,从服装到表演都非常有个性,勇猛、粗犷又不失英俊,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一经推出,便驰名南北。“北派”演员里,此前并没有因为演武松闻名的,李万春先生却成为了“北派”有史以来以演武松戏闻名的第一位。从这件素侉衣中,观众就能一窥他的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艺术态度。

风雷京剧团镇团之宝缂丝箭衣大有讲究

北京风雷京剧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剧团,距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由北京风雷京剧团捐赠的一件缂丝箭衣,正在展览中展出,可谓该团的“镇团之宝”。箭衣原是清朝的一种官服,在戏曲舞台上是帝王、驸马及高级武官的军常服。这件缂丝箭衣的形制为圆领右衽,缂织出龙、仙鹤、海水江崖纹等图案,纹饰繁复而精美,至今熠熠生辉。

缂丝不是刺绣工艺,而是一种织造工艺。其织法是,依照纹样的轮廓和色彩,在经向线上使用多种技法将多种彩色纬丝分段缂织,织成花纹,形成“通经断纬”,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出小孔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又名刻丝等。由于缂丝织作耗时费工,构思设计难度奇高,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2009年,缂丝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样一件精美异常的缂丝箭衣,在保存上也大有讲究。据专家介绍,京剧戏服一般都是不能清洗的,演员会先穿一层内衬,然后再穿外层的戏服,以隔绝汗水。如果戏服穿过以后出现了汗渍,京剧演员会以酒精喷洒的方式来进行清洁。此外,戏服也不可以晾晒,而是叠放起来,以免沾染灰尘。本报记者王广燕文张存制图

观展·解码

科技手段活化“同光十三绝”

《同光十三绝》是晚清画师沈蓉圃绘制于清光绪年间的工笔写生戏画像,描绘了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北京的十三位京剧、昆曲的代表伶人。他们各怀绝技,是中国京剧艺术的奠基者。在此次展览中,当观众点击互动屏幕上的伶人头像,就可以了解其生平介绍,画面中的名伶还会“开口”表演自己的代表剧目念白,表情生动逼真,再现当年的绝代风华。

许立仁介绍,观众听到的“同光十三绝”的念白,都对应着他们在画中的扮相,如梅巧玲饰演的是《雁门关》中的萧太后、时小福饰演的是《桑园会》中的罗敷等。“‘同光十三绝’的代表剧目不少已经失传了,我们运用后期配音与科技手段对他们的音容进行了模拟还原。这种展陈方式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好评,让当代人对百余年前的戏曲名家感到更亲切、更真实。”

此次湖广会馆重张之际,北京戏曲博物馆创新应用科技手段,打造了许多互动场景。展厅内的“数剧京韵”多媒体互动展项,重现了百年京剧传统文化的发祥盛景,让传统文化的魅力流淌在指尖。观众还可以通过展览中的数字地图,了解宣南地区主要戏曲科班及名伶故居的分布情况,直观地感受西城宣南区域丰富的文物资源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观展·提示

■展览地点

北京湖广会馆内北京戏曲博物馆

■票价

免费

■参观方式

通过北京湖广会馆公众号预约参观

91fe0ca66468e41962abd820e43db065_20240219_012_12327.jpg

扫码观看短视频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