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开展,既是彰显传统文化、强化民族文化根基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育人质效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要进一步探究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意义与路径。
在聆听、演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提升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歌词的分析、情境的创设,激发青年学子的想象力,让他们身临其境,反复置身于歌词描绘的画面中,尽情地感受音乐美,实现精神上的愉悦。例如歌曲《忆江南》的演唱不仅可让青年学子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和旋律美,还能让青年学子在旋律、和声之美中,联想江南的细腻柔美。其二,以创作背景的了解、创作意图的剖析,加强青年学子对音乐的理解,让其在音乐力度的强弱对比中感受音乐色彩的冲撞力,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感受音乐或轻声低吟、或气势磅礴的“情感波澜”,尽情领略音乐的魅力,实现心田的滋润、情操的陶冶。例如在鉴赏《映山红》时,青年学子可在理解音乐作品内涵、了解歌曲背景故事、婉转动人的旋律的基础上,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其三,以演奏能力的锤炼、技能的训练,培养青年学子对“美”的感知,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力度带来的是一种内在听觉与外在听觉相结合的审美活动。其四,以创编活动的开展,引导青年学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及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艺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音乐之声”的表象下,还蕴含了人文情怀、哲学思想、价值理念、民族精神等丰富内容,融入高校教育体系,可扩大民族文化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广度与深度,可推动民族文化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例如,琴曲《广陵散》《梅花三弄》,笛曲《五梆子》《鹧鸪飞》,清锣鼓乐《八仙序》《鹞子翻身》《八哥洗澡》,筝曲《渔舟唱晚》《寒鸦戏水》等体现了民族共同的情感、国家殷切的期望的经典音乐作品,逐步走入校园、进入课堂,不仅可陶冶青年学子的性情、塑造青年学生的品格、引导青年学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还可以强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与了解,引导学生承担起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再如,丝竹乐《三六》《行街》《雨打芭蕉》《走马》《八骏马》《梅花操》,吹打乐《将军令》《大辕门》《普天乐》《双咬鹅》,笛曲《五梆子》《鹧鸪飞》等或轻快活泼,或热烈欢快,或优美舒展的民族音乐作品,融入钢琴、小提琴、歌曲演唱、音乐剧等方向的课程之中,可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推动民族音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新时代,高校应该秉承文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进一步发展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充分发挥民族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正向引导作用,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多样文化活动推动民族音乐教育发展。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对青年学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任何课程无法比拟的。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辐射和影响作用,可在润物无声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此,其一,举办“古文今唱”“消夏文艺晚会”“古典音乐历史演变展览”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抒发学生们对祖国的热爱,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信心,进而起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依托以“全国音乐课堂变革与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从美育高度推进学校音乐建设”等为主题的研讨会,挖掘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音乐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去拓宽、加深青年学子对民族文化的积淀,使他们受到感染并为之动情,使学生感受、体验不同音乐的艺术特点及民族风格,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组建包含西方古典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现代音乐等部门的音乐类社团,扩大民族音乐的影响力。例如,打造有温度的音乐志愿者队,以发挥音乐所具有的净化心灵、调适心理、调节情感、振奋精神、愉悦养性、怡情健身等功能,弘扬高雅艺术,陶冶修养情操,推进素质教育。其四,高校可与乡村中小学联合开展“音”为梦想,“艺”起成长的音乐美育浸润实践行动,为乡村中小学生搭建一个增进友谊、开阔眼界、提升人文艺术修养的广阔平台,让其切实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其五,组建团队帮扶学校深入开展民族乐器方面的课程教学实践,激发出学生对中国民族乐器的兴趣,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我国深厚的传统音乐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以融合教学体系建立促进民族音乐教育发展。走出自我文艺场域,汇入“人类交响乐”的广大舞台。将民族音乐元素与钢琴、小提琴等西方乐器教学相结合不失为一种思路。
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消弭钢琴、小提琴等西方乐器教学的障碍。例如,要了解民族音乐文化主体,也就是创造一种音乐形式的民族人群,包括主体身上蕴含的性格、气质、哲学思想及价值观念等,进一步从生产劳动及生活习性等角度出发,了解该民族对音乐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从而厘清一种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要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渊源,因民族音乐就是一种民族文化,它的产生、传承、发展等各个维度必然存在使其维持稳定因子,钢琴、小提琴等西方乐器教学过程中应探明民族音乐文化渊源,如源自战争、祭祀、爱情或宗教等各个层面,这样可以在钢琴、小提琴等专业教学实践中更准确地把握风格;要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场域,任何音乐都不是孤立、封闭的声音规律系统,它存在于特定的文化场域内,聚焦民族音乐范畴,钢琴、小提琴等西方乐器教学应该加强文化场域分析,如蒙古音乐属于游牧文化场域,民歌小调属于民俗文化场域。
精选民族音乐素材,实施乐器移植改编。从教学需求出发,民族音乐素材是民族音乐元素的载体,立足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佳作浩如烟海、风格各异,惟有合理地选择民族音乐素材,方能确保“民乐+钢琴”“民乐+小提琴”等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方面,在民族音乐素材选择上应遵循多样性与规避性原则。所谓多样性,是指所筛选的民族音乐素材源应自不同文化场域,如陕北信天游、沂蒙小调、河南豫剧、少数民族乐曲等,以为钢琴、小提琴等教学提供更加全面的民族音乐元素;所谓规避性,是指一些“过度经典”的民族音乐素材,反而不适合融入到钢琴、小提琴等教学中,如“尧乐大章”“相和调”等,它们与中国古代民族乐器捆绑很深,很难通过现代乐器(涵盖中外乐器)表达出精髓。另一方面,应该对民族音乐素材进行必要处理,如按照抒情类、哀伤类、激昂类、爱情类等分组,对所选择的曲目做适当截取,以便于实施教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乐器移植改编,即将民族音乐“原配乐器”转变为钢琴、小提琴等,例如,较为成功的民乐作品改编为钢琴演奏形式的有《梁祝》《梅花三弄》《阳关三叠》等,在乐器移植改编过程中,指导学生用钢琴、小提琴等音色模仿古筝、二胡、笛子等民族乐器的音色,同时突出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自身的清澈、空灵感,中西交融,以生成更具魅力的音乐意境。其三,要注重“校本音乐”教学资源开发。事实上,钢琴教学与民乐教学分属不同的领域,市场很少存在“融合型教材”,因此,应基于校本教育的需求,围绕“民乐+钢琴”的教学方向,自主开发相关教学资源、编写实用性教材。
以民族音乐特色梳理创新教学方法。其一注重作品赏析教学,赏析过程中除了理解民族音乐特色外,还应该针对具体作品展开深度发掘,揭示其创作时代、历史背景、作者经历、文化意象等内容,整个过程中教师须强调情感注入,唤醒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其二要采取“互联网+视听教学”的模式,以此拓展民族音乐特色的呈现形式,例如在赏析《梁祝》的同时,以影像图片等形式展示《梁祝》戏曲作品、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以此增强视听体验,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曲目内涵,为实现在钢琴上演奏奠定基础。其三要强调创意表达教学,受限于教学资源、环境及师资等多方面的因素,现代教学往往将重心置于乐理讲解、技巧模仿之上,但民族音乐元素对于现代演奏而言是一个“新变量”,据此,应鼓励学生创意发挥、即兴演奏,在反复尝试中探索“民乐+钢琴”的新型演绎形式。其四注重音乐艺术修养培养。民族音乐的特殊之处在于,音乐本身与其他文艺形式的深度结合,如山歌民歌一类的声乐形式,融合了地域情感与方言特色,这些已然超越了音乐知识范畴,惟有吸收广泛的文化资源、浸润于文化生态,才能确保音乐艺术修养的提升。
(杨国亮,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