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宛梆演员武新茹:​让稀有剧种走入大众视野

发布时间:2024-06-25 09:27:35 丨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丨 责任编辑:杨海乾


本报记者李欣然

40岁的武新茹既是一名宛梆演员,也是中国戏曲学院昆曲表演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近两年,她在课余开启宛梆教学表演的直播,吸引众多观众观看、学唱。

宛梆是河南省内乡县地方传统戏剧,唱腔高亢,风格豪迈奔放,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作为稀有剧种,宛梆的知晓度有限,人才紧缺,几度濒临消亡。多年前,武新茹进入内乡县宛梆剧团(后划转为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简称“保护中心”)开办的戏校学艺,毕业后成为剧团的一名老旦演员。当时,内乡县的宛梆演员大都由团中老艺人“传帮带”。随着老艺人陆续离世,宛梆的传承再度式微。武新茹心有不甘,2020年,她将一个在心里徘徊多年的念头付诸行动:参加高考,进入高校深造。

彼时,武新茹争分夺秒地“抢”时间复习,早上5点就起床,晚上7点下了班,她又匆匆赶去补习班学到深夜,第二天再次踏着晨光出门。功夫不负有心人,武新茹用了一年时间就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昆曲表演专业,学习小生行当。武新茹表示,之所以选择昆曲表演专业,是希望能在不改变宛梆特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让宛梆得到进一步发展。宛梆的表现形式较为粗犷,而昆曲对表演的要求则细致入微,具体到某个字的发音轻重都有讲究。

从老旦到小生,从宛梆到昆曲,不同戏种和行当有着天壤之别。入学后第一个学期,武新茹为了尽快熟悉昆曲表演技法,不断调整着咬字、吐字和唱腔,几乎咬破了嘴唇,老师也曾劝她转回熟悉的老旦行当。在巨大的压力下,她每天抢着预约练功房,约不到就在学校的小花园或操场上,在旁人好奇的目光中反复听录音、练唱段,终于掌握了方法,学业步入了正轨。

克服了学习的难关,武新茹又开始思考,除了从昆曲中汲取精华,自己还能为宛梆做些什么?“前几年,线下演出受影响,保护中心就试着在平台上直播宛梆,吸引了不少观众。”受此影响,她在课余时间开启直播,从发展传承讲到演出技巧,将宛梆的“家底”和盘托出。

新媒体为宛梆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传播平台,让这一稀有剧种走入大众的视野。“宛梆女声的高八度呕音花腔十分动听,配上宛梆的主弦梆胡,犹如鸟鸣婉转,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大家常问我花腔怎样演唱。”一段时间后,一些观众渐渐不满足于观看表演,跃跃欲试想要学唱宛梆。一路见证宛梆为更多人所了解和喜爱,她倍感欣喜,除了向观众推荐学习宛梆的配乐和视频,还将保护中心的新媒体账号介绍给大家。后来,武新茹的账号常常收到观众交的演唱视频“作业”。

“我的观众有相当一部分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让我既惊喜又意外。”武新茹表示,很多年轻观众不仅愿意学宛梆,还在新媒体平台上发送表演视频,她也始终鼓励观众大胆学唱、自信表达:“宛梆想要发展得更好,离不开广泛传播,也离不开青年力量的参与。”

进入6月,学生们开始备战期末考试,武新茹也不例外。月初,她结束了这学期最后一次直播,向观众请了假,全身心投入复习中。

明年,武新茹就将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谈及未来,她提出将继续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现宛梆的魅力,把宛梆带出内乡,让更多人注意到这颗沧海遗珠。此外,武新茹也想要回到宛梆戏校,运用所学本领助力宛梆人才培养,为宛梆传承筑牢基础、注入活力。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